煙草在線據《長江煙草報》報道
幾年前,它被人調侃為“鄉鎮企業”。
2015年,它被授予“煙草行業卷煙工廠標兵單位”稱號。
實現這一變化的是西昌分廠,一個年卷煙產量只有30多萬箱的小廠。
這個小廠,緣何從眾多工廠中脫穎而出,與行業另外10家工廠比肩?相比其他兄弟單位,西昌分廠的“加分項”又在哪里?
沿著西昌分廠改革發展軌跡,記者嘗試解開其成長密碼——
借力整體技改實施精益制造
廠區綠樹掩映、花團錦簇,廠房宏闊壯觀、時尚氣派,車間寬敞明亮、機臺嶄新。
這就是川渝中煙四川煙草工業公司西昌分廠。
?
矗立于西昌市青棡林路旁,這座現代化工廠特別引人注目。
很難想像,5年前,它還因生產條件、辦公環境差,經常被人調侃“鄉鎮企業都比這好”。
西昌煙廠建立于1985年,被喻為“涼山經濟發展的命脈”,但自1994年起多年沒進行過大型技改,在全國90多家卷煙工廠中,辦公和生產條件都最差。
改變的機遇來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國家煙草專賣局站在支援四川災后恢復重建的高度,迅速批準了西昌分廠整體技改項目,總投資12.7億元。
2011年,分廠技改全面完成,從備料到制絲,從卷包到入庫,全部實現自動化作業、信息化管理,裝備水平跑步進入國內先進之列,成為“涼山民族工業示范窗口”。
?
“技改讓我們獲得了涅槃重生的機會,也為我們推進管理創新、不斷提升制造水平打下了基礎。”周冰廠長說。
裝備上去了,還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軟實力。綜合考量后,分廠提出“設備技術一流、工藝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效率一流”的目標,決定走精品企業的發展路子。
?
為此,分廠導入各類先進理念,掀起一場管理創新變革:啟動標桿管理項目,推進“主題年”活動,開展項目制活動,推行標準化管理,推進“創建優秀卷煙工廠”活動,全層級瞄準行業、公司、部門、班組和個人標桿,全方位追趕行業標桿。
2010年,分廠共實施標桿項目100余個,先后攻克ZJ17、ZB45標準化維修及標準化操作、煙葉降耗、產品質量過程控制等一批重點項目。近年來實施44個六西格瑪項目、73個QC項目、23項及時性改善項目,其中4項獲得中國質量協會優秀項目獎,獲專利21項。
多維度抓管理創新,分廠指標逐年大幅提升。2012年以來,連續3年榮獲川渝中煙創優對標指標綜合評定第一,四川煙草工業公司目標考核(經濟技術指標)第一。2014年,在行業13項創優經濟技術指標中,8項進入行業前30位,10項優于行業平均值。
推行TnPM管理提升運行效率
6月8日早上7點45分,張晉康提前到崗。
?
站在機臺旁,他按照看板上的點檢標準,打掃機臺衛生,查看關鍵部位,排除故障隱患。
?
張晉康是卷包車間丙班8號機組機長,每天開機前的點檢,既是分廠的要求,也是他的一種習慣。
“自我們廠推行TnPM管理模式以來,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點檢,盡可能排除故障隱患。”張晉康說。
張晉康所說的TnPM管理模式,即全面規范化生產維護,其目的就是提升工廠設備人機系統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設備綜合效率最大化。
分廠技改完成后,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跑冒滴漏”現象仍時有發生,設備效能不能完全發揮,還會影響在線產品質量。
為此,分廠決定導入TnPM理念,進一步強化基礎管理,推進精益制造,深挖內部潛力。
在借鑒先進工廠經驗基礎上,分廠對TnPM設備管理體系進行了總體設計,搭建了自主維護、專業檢維修、維修預防相結合的設備管理構架,建立和健全了設備維修保養技術標準、車間檢維修體系。
隨后,分廠從“精、細、嚴、實”的要求出發,制定和完善了相關實施細則、操作手冊和維護保養標準,建立了以滿足生產為目的的“管、用、養、修”管理機制。也就是說,從機臺操作、設備維護到設備檢修,每個環節都有了更為嚴格細致的標準,員工必須規范操作。
由此一來,無論是維修工還是操作工,都戴上“緊箍咒”,工作行為被固化,工作量也增加不少。
剛開始時,有的員工對這種管理模式有些抵觸,認為TnPM只是“換湯不換藥”,而且增加了很多工作,沒必要認真去做。
?
分廠領導班子發現苗頭,帶頭解放思想,多次帶隊到先進企業學習取經,邀請專家來廠授課,增強職工對TnPM重要性的認識。
?
久而久之,大家漸漸適應這種管理模式,也嘗到由此帶來的甜頭。
?
以前,維修工在修理設備時,通常按照自己的習慣操作,維修和保養質量參差不齊,班長周輝大部分精力花在具體的設備維修養護上。推行TnPM后,有了標準,維修工都按標準作業,保證了維修質量。“現在好了,我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維修制度的落實和監督上了。”周輝說。
制絲車間梗絲加料工陳剛說:“每天開機前的點檢,其實只要幾分鐘,卻可以有效減少‘跑冒滴漏’,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員工的感受,是設備運行效率提升的印證。2012年到2014年,分廠卷接設備運行效率從85.7%提升至98.3%,包裝(硬包)設備運行效率從75.8%提升至92.1%,制絲累計故障率從0.34降低至0.24;設備完好率連續三年保持100%。
搭建預警機制保障產品質量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西昌分廠如何控制質量?
“幾年間,我們緊扣‘做精制造’核心要務,不斷推進工藝質量管理創新,實現了卷煙生產由結果控制到過程控制的轉變,我們還努力促成預防控制。”周冰說。
?
所謂預防控制,就是在卷煙生產過程數據化、信息化的基礎上,建立趨勢性判斷的工藝管控方式,通過工藝參數、質量指標及其它重點關注項的數據收集,完成生產過程中還處于萌芽狀態問題的處置。
為實現這一目標,分廠擬定了制絲、卷包等過程的質量預警措施,當某監控指標出現波動,達到規定的預警值,預警程序立即啟動。
2014年10月,卷包車間操作工諶和平在殘煙箱內發現煙草甲成蟲,從而觸發了蟲情預警程序:從報告到蟲情預警確認,再到全線暫停生產,全部動作在10分鐘內完成。接下來各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排查、分析、處置等工作,迅速將這次蟲情迅速處理完畢。
2015年1月,工藝質量檢驗科質檢員盧華在過程檢驗中,發出“條盒c類缺陷Ⅰ級預警”,操作、設備、工藝人員立即按照預警機制行動起來,實施了“人、機、料、法、環” 的質量要素排查、改進工作。確認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后,方恢復生產。
預防控制不僅是質量管理方式的一次轉變,也是生產操作、設備維保、工藝質量等人員能力素質的升級。要及早發現問題,必須熟悉設備,牢記各種參數,還要學會分析參數,提出質量控制建議。為此,分廠積極開展檢測設備培訓、卷煙機控制原理等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另一方面,深入推進工藝質量職能轉型,就是推進“寓管理于服務”,在抓好質量判定的同時,向服務生產的轉變。發現問題,不僅要能指出不行,還說出為什么不行、怎樣才行。
GD-7號包裝機機長龍章波說:“現在我們除了操作設備,還必須把質量缺陷部位、可能原因找出來。”
卷包過程主檢費莉說:“以前發現問題只說問題,現在要分析原因,還要提出改善建議。”
高級維修技師周輝說:“設備維保人員關注質量得分、質量缺陷還不夠,必須熟悉質量指標后面的工藝要求,預防控制才有實效。”
正是過程生產、設備、之間人員相互配合,促成了共同管理的格局,也提升了產品質量。2011年至2014年,國家局、二級站對分廠產品質量抽檢得分均穩定在98分以上,分廠制造過程核心參數合格率由97.5%提升到99.5%以上。
推行目標機制凝聚團隊力量
“干部職工很團結,員工的精氣神非常好。”8月19日,新上任不久的川渝中煙總經理彭傳新在西昌分廠調研后,這樣評價道。
對于這一評價,周冰很有感觸:“分廠不大,但也有好幾百號人,為把員工的力量凝聚起來,廠里想了很多辦法,目標引領是其中的關鍵。”
打鐵還需自身硬。分廠領導班子決定首先將自己“綁”在目標上。
幾年前,分廠就提出了“鋼班子帶鐵隊伍”的總體思路,要求班子成員主動深入車間、班組,圍繞中心工作、一線難點工作開展調研,幫助部門理清思路、協調資源、解決難題。
這些工作看起來是走走看看、指指點點,比較輕松,實則壓力不小。因為,班子成員的崗位績效與分管部門的績效掛鉤,并定期公布。如果干得不好,目標完不成,不僅面子過不去,“票子”也會減少一部分。
一位班子成員說,把自己“綁”在目標上,誰還敢放松對工作的要求。
班子成員首先動起來,中層管理人員也必須跟上。為調動中層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分廠每年進行目標考核,正副職分別排名,末三位都進行誡勉談話,并下浮績效工資3至6個月。在這段期間內,要制定措施整改工作,考核驗收通過后,方能恢復待遇。
同時,分廠實行干部輪崗交流制,以提升管理人員各方面的能力,避免他們的慣性思維。從2012年2014年,分廠有40多人次進行了干部崗位調整或職務變動。
?
2015年3月,辦公室主任龐軍和人力資源科科長劉援非對換了崗位。幾個月下來,兩人都感覺收獲很大。劉援非說,辦公室工作協調面廣、牽涉面大,自己在統籌協調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方面提高了不少。龐軍說,人力資源工作的政策性和專業性很強,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感覺知識結構有了更新,知識面也擴寬了。
激發了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的工作主動性,把廣大職工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