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科學日報》報道編譯 在被認為是第一個此類研究中,新澤西癌癥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在和他的同事們發現,煙民再次點燃卷煙與經濟因素,以及煙草依賴治療和政策的影響有關。
在上周(3.10-3.16)于波士頓舉行的第19屆尼古丁和煙草研究協會年會上發表的此結果。新澤西癌癥研究所是新澤西-羅伯特·伍德·約翰遜醫學院和牙科大學的卓越中心。
在這些艱難的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吸煙者每天吸的卷煙少了,但是會再次點燃通常應被丟棄的煙蒂。調查人員探索這一行為,調查了尋求煙草依賴項目治療的496名吸煙者樣本,它是由新澤西癌癥研究所、新澤西醫科與牙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新澤西醫科與牙科大學-羅伯特·伍德·約翰遜醫學院支持的,并通過治療、教育、研究和宣傳為煙民提供戒煙幫助。
研究人員發現,46%的樣本人員報告重新點燃卷煙。研究人員發現這組平均每天吸的卷煙減少了——為16支,相比不重新點燃卷煙的組每天吸20支卷煙。
每天吸煙數量的減少聽起來是積極的事情,但是事情不僅僅如此,據新澤西癌癥研究所成員和煙草依賴項目的主任邁克爾·斯坦伯格說。他是醫學博士,還擁有公共衛生碩士學位,還加入了美國內科醫師學會。“盡管那些再次點燃卷煙的人吸的煙更少了,但是沒有估計他們暴露于毒素的程度,”斯坦伯格說。“事實上,重新點燃卷煙的吸煙者可能患肺癌和慢性支氣管炎的幾率更高。這是決策者們需要意識到的事情,”他說。
在女性、非洲裔美國人,和離婚,喪偶或分居的吸煙者中,重新點燃卷煙的比例更高。在從年輕時開始吸煙的吸煙者中,重新點燃卷煙的行為更為普遍,每天吸的卷煙更少,吸薄荷煙,每天晚上醒來都抽煙。與重新點燃相關的其他顯著因素,包括失業、生病或殘疾,或只有高中文憑或更低文憑。
“盡管重新點燃卷煙是一個相對未經探索的吸煙行為,但是預計某些經濟特征,如受教育程度較低和就業程度低,與較高的重新點燃卷煙率相關,”斯坦伯格博士說。他還是伍德·約翰遜醫學院的副教授,兼新澤西醫科與牙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教育和行為科學副教授。“然而,我們驚訝,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這么做。這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他補充道。
斯坦伯格和同事提出,煙草依賴治療的關鍵,可能會受到這些發現的因素,包括藥品用量處方和識別重新點燃卷煙的獨特的觸發條件的影響,這可能會影響咨詢和干預方法。
除了斯坦伯格外,作者團隊還有公共衛生碩士米婭·漢斯·齊默爾曼;和煙草依賴項目的社會工作碩士、臨床社工、臨床酒精和藥物顧問、認證的煙草治療專家唐娜·理查森;以及新澤西醫科與牙科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的公共衛生碩士Michelle T. Bover-Manderski。
這項研究是由新澤西癌癥研究所的試點資金支持的。
評論: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這句格言為大多數人所熟悉,闡述生活中要節儉。實際上,在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節儉已成為人類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沒有節儉精神,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持續發展。不過,不是所有的節儉都值得稱道。文中提到煙民因經濟困窘,而重燃要扔掉的煙蒂的節儉行為,就不值得提倡。因為盡管每天節約了幾支卷煙,但是由于煙蒂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更多,對煙民的危害會更大,這種節儉可謂得不償失,如果真的要節儉,不如徹底戒煙。節儉是一種美德,要恰到好處。如做菜一樣,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咸難咽。如何把握好這種度,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