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煙草產業是全球最早進行重組整合的產業之一,也是當前整合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自19世紀80年代第一臺卷煙機問世并推動現代卷煙工業進入大規模機器制造階段以來,全球煙草產業迅速從分散走向集中,較高程度的寡頭壟斷成為全球煙草產業最為顯著的結構性特征。譬如,在美國煙草市場上,最大的5家煙草公司市場集中度在1950年就達到了80%左右,目前已接近100%。在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目前煙草市場上均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家煙草公司,最大的一家煙草公司所占份額大都超過了50%。從2012年的數據看,菲莫國際、英美煙草、日本煙草、帝國煙草這4大跨國煙草公司合計卷煙銷量達2.47萬億支,占全球卷煙市場的比重為39.2%,占中國以外國際卷煙市場的比重高達68.5%。在中國煙草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背景下,認真分析全球煙草產業的重組整合歷程和趨勢,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全球煙草產業重組整合的基本歷程
一般認為,煙草產業的興起和發展與哥倫布于1492年在美洲發現煙草息息相關。但早期的煙草種植處于分散和零星狀態,煙草加工主要依靠手工進行,生產效率很低,商品化程度不高。1881年,當時年僅21歲的美國人詹姆斯·本薩克(James Bonsack)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卷煙制造機器,并獲得了專利。卷煙機的發明,迅速推動煙草工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軌道,為煙草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煙草市場的迅速集中奠定了基礎條件。特別是美國商人——后來成為“煙草大王”的詹姆斯·杜克(James Duke)以超凡的戰略眼光抓住了本薩克卷煙機創造的機會,以優惠的條件獲得了使用新機器的特許權之后,全球煙草市場進入了激烈競爭時代,煙草產業的重組整合也大規模展開。回顧過去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全球煙草產業的重組整合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規模生產及煙草托拉斯的形成
(19世紀末至1910年)
現代煙草工業發端于美國,全球煙草產業的重組整合也主要從美國開始。詹姆斯·杜克由于率先獲得了使用卷煙機的許可證,使他的杜克煙草公司很快脫穎而出,并于1889年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煙草制造商。1890年,在杜克煙草公司的強大競爭壓力下,美國5家主要的卷煙制造商聯合起來,成立了新的美國煙草公司,資產總額達2500萬美元。此后20多年,美國煙草公司通過買斷本薩克機器的專利權、采取強勢廣告和低價促銷手段打造卷煙品牌等,在市場上取得越來越強的主導權,并先后收購了250家獨立經營的煙草公司,牢牢控制了美國90%以上的煙草市場份額。
美國煙草公司成立以后,很快把觸角伸向世界各地。為占據當時較為發達的英國煙草市場,1901年,杜克煙草公司買下了位于英國利物浦的奧革登煙草公司,并搶先在英國注冊了“英國煙草公司”。在英國煙草市場上,美國煙草公司與眾多本地化煙草公司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
為抵御美國煙草公司的強大競爭,1901年英國本土13家煙草公司聯合起來,注冊成立了帝國煙草公司,并采取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競爭行動。1902年,美國煙草公司與帝國煙草公司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達成了一項后來對全球煙草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的戰略協議,主要內容是雙方互不在對方所在國市場上制造和銷售產品,在美國和英國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由雙方聯合投資組建英美煙草公司(BAT)統一負責生產和經營,美國煙草公司占2/3股份,帝國煙草公司占1/3股份,杜克擔任英美煙草公司董事會主席。在隨后10多年間,美國煙草公司、帝國煙草公司以及兩大公司聯合擁有的英美煙草公司不斷在全球煙草市場上攻城略地,掀起了全球煙草產業第一輪重組整合高潮,美國煙草市場也被煙草托拉斯(美國煙草公司)牢牢控制。
第二階段:煙草托拉斯的瓦解及寡頭競爭格局的形成
(1911年至20世紀60年代)
美國煙草公司成立初期,正值美國國內對壟斷企業和托拉斯質疑聲音不斷高漲的時期。1890年,也就是美國煙草公司成立的同一年,美國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該法案認為壟斷經營是不正當商業行為。1911年,在當時美國最大的托拉斯企業——標準石油被分解兩周之后,美國最高法院認為美國煙草托拉斯從一開始就是通過精心策劃的以壟斷和將競爭對手逐出市場的方式來霸占和控制煙草產業。根據該法案,美國煙草托拉斯被強迫解散。美國煙草托拉斯解散后,英美煙草公司、雷諾茲煙草公司和統一雪茄等原來獨立性較強的子公司完全獨立出來,托拉斯的核心資產分別劃分給美國煙草公司(保留名稱)、里杰特·邁爾斯煙草公司和勞瑞萊德煙草公司。
美國煙草托拉斯的瓦解,對全球煙草產業產生了巨大影響。美英等國逐步形成了幾家勢均力敵的煙草公司,它們除了繼續在本土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外,紛紛把觸角伸向世界各地,全球煙草市場進入更加激烈的寡頭競爭時期。特別是英美煙草公司(BAT)的快速擴張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M)的快速崛起,成為影響全球煙草市場發展的兩支最為重要的力量。
英美煙草公司自1902年成立至1910年,業務快速擴張到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尼日利亞等國。1911年,英美煙草公司的大股東美國煙草公司被分解以后,英國投資人通過倫敦證券交易市場購買了美國煙草公司所持的股份,從而使英美煙草公司脫離美國的控制而成為一家英國公司,可以在除英國以外的世界市場上獨立開展其業務(在英國市場上仍受成立之初與帝國煙草公司達成的協議約束并且直到1972年才最終解除)。脫離美國煙草公司控制以后,英美煙草公司主要通過收購世界各地的煙草企業,快速實現規模擴張。到1960年,英美煙草公司全球卷煙銷量已達到2800億支,到1970年時在全球50多個國家已擁有140余家卷煙廠,長期保持全球第一大跨國煙草公司的地位,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被后來居上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超過。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從1847年英國開辦的一家煙草商店發展起來的。1902年,美國投資人Gustav買下了菲利普·莫里斯的品牌名稱,并在紐約設立了合資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1919年公司遷移至美國弗吉尼亞,成立新的菲利普·莫里斯有限責任公司;1929年在里士滿購買了一家工廠開始生產卷煙。在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成立以后的很長時間內,它在全球煙草產業中并沒有顯著的影響。然而,在1954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把原來定位于女性消費者的“萬寶路”品牌卷煙轉向定位于男性,并且在光嘴煙流行之際大膽地為“萬寶路”卷煙加上過濾嘴和配上獨特的硬盒包裝之后,其在美國的市場地位迅速提升。同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還在澳大利亞設立了第一個海外機構,1955年在紐約成立海外部專門負責全球業務拓展。主要通過“萬寶路”的授權生產和許可經營,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美洲、大洋洲和歐洲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萬寶路”便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卷煙品牌并保持至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