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附近店鋪出售的煙形糖
“看,我抽煙了!”讀小學的男生小錦(化名)從印著“KENT”LOGO的“煙”盒中取出一根,叼在嘴里,不時做做彈灰的動作,在同學們面前擺酷。羊城晚報記者對在廣州地鐵上見到的這一幕感到驚訝,細看,才知小學生“抽”的是糖果。但是,這種煙形糖果從哪里來?這種糖果會不會給小學生帶來營養和教育方面的影響?
遠看像煙吃起來很帥
小錦手里的糖果外形跟煙幾乎一個模樣———長條狀,六邊形,前半截是白色,后半截是淡橙色。甚至連它的包裝外殼,都模仿香煙的包裝盒,一盒里面有5根。如果不仔細看上面印有“香咽果酸糖”,很容易就誤會這是一包香煙。
見到小錦嘴里叼著,另兩個同學也跟他要了兩根。“遠看像煙,近看是糖,吃起來特帥。”小涵(化名)一邊說一邊模仿抽煙的動作。他告訴記者,班里的男生挺喜歡這種零食,感覺就像“大人”抽煙。
校旁小店鋪日賣30盒
近日,記者來到廣州越秀區某小學馬路對面的一家小商店,記者問有沒有煙形糖果賣,老板立即拿出一盒印有“3·5”LOGO商標的給記者,要價5毛錢。在這小店里,煙形糖果擺放在收銀臺前面,旁邊還有各種小零食,“這一排糖果賣得很好,價格很便宜,都是一元左右。”老板透露,香煙形糖果一天能賣出30到40盒,是從番禺市橋拿的貨,“一盒就賺幾分錢”。
當日上午11時左右,商店附近的學校放學,小店幾乎被小學生“擠爆”。記者買了兩盒煙型糖站在路旁,經過的學生見到說:“你一定是在附近買的。”記者問如何知道,他們自豪地說:大家都清楚附近哪家商店有出售這種糖果。
煙形糖有違“控煙公約”
煙形糖果的外包裝配料表中寫著,除了葡萄糖,還含有檸檬酸、日落黃、香橙香精、誘惑紅、亮藍。記者就此采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卞華偉,他說:“這些配料中,除了葡萄糖稱得上營養物質之外,其它的都是食品添加劑,長期食用對小孩健康有害。”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愛玲表示,商家把糖做成煙的形狀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行為。煙是一種有害健康并需要學生們遠離的負面東西,把負面的東西和學生們最喜歡的糖聯系在一起,會破壞學生對煙的正確認識,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容易誤導學生抽煙。
長期提供青少年法律援助的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邱恒榆指出,我國已正式簽署《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該公約已經從2006年正式生效。其中,該公約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對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煙草制品形狀的糖果、點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實物。此外,煙形糖果的包裝等于變相地鼓勵小學生吸煙,違背法律原則。
生產廠家稱證照齊全
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也有店家出產香咽果酸糖,并打出了“80后經典懷舊零食”的旗號,售價是4盒兩元,銷售記錄顯示30天售出49件。在售后評價中,有網友說非常難吃、非常劣質。
煙形糖果的包裝盒上印有生產日期、產品類型是堅實型壓片糖果,還標明了產品標準號及食品生產許可證。記者分別登錄中國QS查詢網和工標網,查詢到生產廠商登記為潮安縣庵埠鎮郭四威士利食品廠,這與包裝盒上印制的廠商一致。兩日后,記者按照包裝盒上的聯系電話致電廠家,接電話的男性工作人員稱各方面許可證都齊全,這款糖果已經生產很久了,都沒什么問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