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武漢市江漢路一家商場內,工作人員舉起禁煙標志,提醒市民不要在公共場合吸煙。
煙草在線據《荊楚網》報道 一根煙致數萬旅客歸家時間推遲。11日,武廣高鐵一列動車組因旅客吸煙造成途中停車,導致后續多趟列車晚點,“控煙”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武漢頒布“禁煙令”已有17年,但記者1月16日從武漢市衛生局獲悉,該市去年才得以開出首批罰單:28家單位因違反“禁煙令”受到行政處罰,其中警告24家、罰款4家,總罰款金額2100元。
武漢市衛生局法制監督處負責人表示,雖然罰款金額微不足道,但對于武漢控煙卻意義非凡:它成為期盼已久的“破冰之舉”。
去年8月,首張控煙罰單出現在新洲區,被罰者是該區麗晶酒店。新洲區衛生監督所所長陳愛華介紹,監督人員在勸阻、警告多次后,仍在酒店餐桌上發現煙缸等煙具,遂依法處罰500元。
28家受到處罰的單位,以賓館、酒店居多,也有醫院、茶樓。處罰原因包括室內無醒目禁煙標志,擺放有與吸煙有關的器具,對場所內的吸煙者不進行勸阻等。
1995年1月,《武漢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公布實施,此后的1998年和2005年兩次修訂,增加控煙力度,但多數公共場所置若罔聞,加之執法力度不足,“禁煙令”幾成一紙空文。
去年5月1日,衛生部發布實施《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站、碼頭等7大類28個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場所內應設置禁煙標志、不得擺放與吸煙有關的器具并勸阻吸煙,違者將受處罰。
不少衛生監督人員坦言,盡管有了“破冰之舉”,但處罰只是手段,“禁煙令”真正落實還需要全社會健康觀念的改變。
裊裊煙云何時了
武漢首批控煙罰單開出后,公共場所是否依然煙霧繚繞?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探訪:禁煙區煙未禁
記者走訪了幾十家單位,發現在室內醒目位置均張貼了禁煙標志和標語。
在武漢市同濟、協和、湖北省人民等醫院,門診部和住院部均可看到“禁止吸煙”告示牌,有的導醫臺上還有“吸煙與健康”宣傳手冊。
酒店控煙則不盡如人意。1月16日下午6時許,記者在硚口區一家健康美食城看到,盡管收銀臺兩側張貼了“禁止吸煙”的標志,但在進電梯的過道上,多位客人仍手夾點燃的香煙走過。在包房里,不少食客吞云吐霧。
網吧更是“重災區”。在武昌勸業場、漢口青年路、漢陽腰路堤等多處網吧,室內煙霧繚繞,地上煙頭、煙灰隨處可見。
聲音:能否暫設吸煙區
盡管破天荒開出首批罰單,武漢衛生監督部門感覺依然阻力重重。該市有衛生監督人員330人,但力不從心。
許多衛生監督員表示,一些單位覺得小題大做,對勸阻警告也不服氣。一位監督員回憶,漢口一家酒店老板收到罰單后,感覺很沒面子,直言“別家都有人抽煙,為何偏偏罰我”。有服務員說:“很多客人有多年煙齡,勸也勸不住。”
在我國,吸煙人數約有3.5億。飯后一支煙,賽似活神仙;迎來送往,遞上一支煙,這些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的組成部分。“真不是故意在辦公室抽煙。”漢口煙民周文超無奈表示,邊抽煙邊寫材料都習慣了,禁煙以后想抽煙只能到大樓外。
網友“點石成金”表示,禁煙“不近人情”的香港也經歷過“緩沖期”。以香港海洋公園為例,2006年園內范圍列為禁煙區時,為顧及少數吸煙游客,亦在園內設立4個吸煙區域。迪斯尼樂園也設有7個吸煙區,其他范圍則列為禁煙區。“點石成金”認為,禁煙目標不可能一日達成,還需要循序漸進,給煙民一個“緩沖期”。他建議,在公共場所給煙民暫設吸煙區。
社會:營造控煙氛圍
據統計,武漢約有煙民180多萬名。2009年,武漢市疾控中心一項調查顯示,作為最應該了解吸煙和被動吸煙危害的人群,醫務人員中有半數男性竟然是煙民。
嚴峻形勢并非不可改變。2011年元旦起,武漢醫療機構全面禁煙。近日,記者走訪數十家醫療機構,沒有看到一位“白大褂”吸煙。不少醫療機構將醫護人員吸煙與年終績效掛鉤,“一支煙”直接影響收入或職稱評定。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香港制定控煙法例,但控煙工作卻一度停滯不前。二十多年來,香港通過不斷修改法規,加大處罰力度,擴大禁煙空間,已成為當代控煙城市標本。
武漢市衛生局負責人表示,從少吸到不吸,煙民有個適應的過程。公共場所應當營造一些條件、限制或者氣氛,對控煙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讓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告別裊裊煙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