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西埔村里找到這家名為“肖杰發藝屋”的理發店,只見玻璃門上貼了很多張紅、黃、白色的貼紙,貼紙上的文字有的是“本店不設洗頭服務”,有的是“飲酒后、吸煙、嚼檳榔、打光膀禁進入”,在門兩旁的墻上,還貼有海報,再次重申上述觀點,只是措辭上略有不同,但語氣同樣很生硬。
理發店面積只有20多平方,設有6張椅子,與周邊的多家大型理發店相比很是寒酸。店里沒有客人,老板也不在,唯一的一位女店員對記者說,老板不喜歡飲酒后和吸煙的人,所以不給他們提供服務,而嚼檳榔和打光膀的人則因為“不像好人”,所以也一并謝絕入內。至于不設洗頭服務,該店員表示小店所處的位置是外來工聚集地,魚龍混雜,而“洗頭”含義太多,有些人喝了酒名為“洗頭”,可能會另有所圖,所以也一概不準進門。此外,不服務兒童,則在于小孩“太好動”,理發太麻煩。
對于此店的公然“挑客”,附近幾家理發店的理發師表示很不屑,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噱頭,是另一種吸引顧客的手段,如果真有嚼檳榔的人進去,估計他們也不會拒絕服務,畢竟“誰會傻到錢送上門也不要啊”。
記者采訪的幾位珠海市民對小店的做法倒是欣賞,一位市民說,一直以來洗頭、洗腳、按摩等好像都變了味兒,另有其它含義,而小店明確表示只是干剪頭,可以吸引那些就是單純剪頭的人進來,也挺好。至于是否有嘩眾取寵的嫌疑,有市民認為只要沒妨礙到他人,能吸引大家眼球或者博人一笑也沒什么不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