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月14號欣然應邀參加七甲林軍批發部舉辦的“嶗山啤酒訂貨會”。對我來說,每一次的訂貨會不僅僅是為了訂購自己所需的數量,因為現場都是零售同行,在接觸溝通中,可以學習借鑒別人好的經營思路和理念,對我也是一次提升和改進的機會。還有一個原因,我希望用手中的筆,真實記錄一些有才藝,有特長的零售終端戶,以書成文,通過媒體傳播出去。
“你就寫她吧,豐儀X家村的,叫王XX,她這次一次定了2000包嶗山啤酒,平時賣貨也是很多的,臘月28日,一天就賣了上萬元的貨”我訂好了需要的啤酒。跟林軍姐姐,(送貨員)提了我的來意,得到她的支持。
“他村多少戶?”
“也不算太大,也就200來戶。”
聽了林軍姐姐的話,我心里一陣敬佩,一個不起眼的小村,還有一個競爭同行,她是如何經營小店的呢?是不是有一種鮮為人知,必殺技的經營理念?我得好好探究一下,自己學習了,順便也讓其他人借鑒一下。
在林軍姐姐的引介下,我認識了這位同行,40多歲的婦女,衣著樸實,面部黝黑,地道歷盡滄桑的農家婦女。我們相互寒暄了幾句,便進入了正題。
“大姐,您做零售幾年了?”
“我剛接手,算算也就3年吧。這個小店開的時間不算短,我是從人家手里接管過來的,上面還有兩家都被我們村那家店給頂倒了。”
談到這里,我聽出了一些端倪,這個不大的小村莊在經營中充斥彌漫著戰爭的火藥味,看來村里那家是個很厲害的角色,能把兩家都“干掉”。
“看來競爭的很激烈啊?你跟那家同行以前的關系怎么樣?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你接手以后,是什么情況?有沒有主動跟那家溝通一下?”
“這家的老板娘的娘家就是我的鄰居,我也是本村的娘家,關系非常好。以前我也沒有上班,家里有幾畝蘋果樹,到秋后在家收點榨汁蘋果,梨,賺點小錢,趕上這家店主不做了,我盤算著接手以后,也算有穩定工作了。當時家里沒有積蓄,為了買房,盤貨,我還是借的錢。店鋪整理好了以后,我信心很足的親自跑到那家店跟他商量,商品價格可以統一一下,這么多年了,相互爭搶客源也是兩敗俱傷,都是為了掙倆錢,沒必要大傷和氣。當時那家店主答應得很痛快,過了幾天,有顧客到我跟前說,那家說了:“我可以頂倒兩家,她也干不起來,不信走著瞧。”我一聽,他家根本沒把我放到眼里。暗下決心,非要干個樣子給他看看”
看著眼前這位女人,眼里充斥著一種怨恨。又是一個朋友變仇人的典型。這中間有沒有顧客傳話的失誤和誤會呢?如果王大姐再堅持一下真情的態度,事情還會這樣嗎?
“你是怎么做的?”
“我經常找幾個人到他家看商品的品種和價格,他家有的,我也進;他家賣6元,我就賣5.5,他敢賣5.5元,我就敢賣5元。我們村精鹽都賣5元4包,卷煙基本都是進價來進價出。不賺錢。嶗山啤酒我在家賣16.5元”
“那不賠錢了嗎?”精鹽52一箱,每箱40包。嶗山啤酒18元開票,算上獎品也要16.2元。
“不賠,你不會想辦法啊?”王大姐在我耳朵跟前嘀咕了幾句。我明白了,我們這邊集市上也有偷著出售的那種精鹽。
“為了不讓他家看笑話,每到蘋果下樹的時候,我還繼續收榨汁蘋果,可以有一部分收入。另外還找了一個給別人灌液化氣的活。”
“你家還負責灌液化氣?可以嗎?聽說這可是違法的。”“知道啊,可是這個利潤很大啊,不是逼得沒辦法嗎?上次被查了一次,罰了500元,我估計也是那家告的密。”王大姐說著,杏眼怒睜,咬牙切齒的。
跟這位同行談話進行到這里,我停下了手中的記錄,決定放棄這次采訪,因為就算王大姐生意再好,我也羨慕,她這次訂了2000包的嶗山啤酒,但算下來利潤還沒有我訂600包得多,何苦傷神又動怒的跟同行拼得魚死網破?。大凡有遠見卓識,有頭腦的經營者也不看好這種經營理念的,是不是?。
這次跟同行之間的對話,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市場經濟,不是一個或幾個的人的舞臺。有市場就有競爭,每一個參與做零售的同行都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因為同行的一句話,賭氣做生意搞惡性競爭;因為同行的一個舉動,不擇手段非法經營。斗爭到底,誰得到了利益,誰受到了傷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