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對于剛剛過去的2011年,面對風云變幻的零售市場,各大小零售賣場磨礪鋒芒,亮劍前行,歷盡艱辛之后是苦盡甘來,在面對金融風暴、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之下,中國零售業逆流而上,仍然在著多不利的形勢下交出了一份稱得上是滿意的答卷。但在陽光的背后,我們也要看到其陰暗的一面,跨國巨頭價格欺詐、壟斷企業聯手提價、食品安全危機頻發等等著多的問題不僅在考驗著廣大民眾應變能力,也在拷問商家的誠信與社會公德。
通過查閱大量的網絡資料,筆者整理出2011年零售業十大關鍵詞,一家之言,僅作拋磚引玉:
4、淘寶事件
對于一些企業的白領和新新人類而言,如果沒有在淘寶網上買過東西的人,可以說是很“另類”,網上購物,亦成為2011年的主流和趨勢。
3.7億網購人群、5131億交易規模、100%以上的年增長、1400萬網絡零售商、 9200家電子商務服務企業、140億元網絡融資……2010中國網購市場落下帷幕,2011千團大戰、金九銀十、“雙十一”等促銷活動,讓淘寶成了最大的贏家。
在大幕背后,匯聚著海量的生產信息、交易信息與消費者信息的電子商務服務業9月平均每分鐘為超過1000個淘寶賣家,處理8000個商品訂單,賣家端應用調用API服務超過100萬次。
11月1日,淘寶網和阿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北京2011中國電子商務服務產業持續發展峰會上,淘寶公布2011中國網購服務市場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購服務市場規模額為20億,預計2011年交易額達50億,同比增速達到了150%,2012年預測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5億,未來三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但就在淘寶網一路高歌的情形下,負面事情亦層出來窮。因盜版與假貨盛行,淘寶近日再度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列入惡名市場,引起廣泛爭論。淘寶整個2011年,始終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不論是提高商城門檻致小賣家圍攻大賣家、醫藥館的開開合合;還是一淘大戰京東當當、被列入惡名市場……以淘寶為主角上演的一出出“大戲”,總能引人深思。
去年的年會上,馬云說,2011年淘寶必有一難。他或許始料不及,淘寶的2011,竟然如此多災多舛:以至于一年內三次召開緊急媒體見面會,由馬云親自出面“擺平”。
10月12日 淘寶商城發新規清理小賣家引內亂:大賣家遭圍攻。淘寶商城升級商家管理體系,大幅提高商城店家經營成本:原每年6000元的技術服務費被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檔;收取1至15萬元的“商家違約責任保證金”。數千名小賣家不滿這一政策,通過惡意購買等方式攻擊商城大賣家,持續數天,最后淘寶妥協:政策延期一年執行。
11月11日 一日成交額33.6億元 同比增259%。從09年開始,淘寶每年“雙11”都會大力度促銷。今年雙11淘寶商城交易額達33.6億元,加上淘寶集市共52億元,創淘寶單日成交額記錄。而隨后也有媒體報道稱“雙11”涉嫌欺詐,很多消費者下單但沒有收到貨物。
針對不斷出現的負面事件,淘寶網商家事業部副總裁王文彬指出:“隨著中國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信用賣家開始使用各類服務以幫助提升運營能力,面對電商服務市場的巨大契機,淘寶有責任也有義務與廣大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一個誠信的電子商務生態圈。”
針對近期淘寶商城新規引發的沖突事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應該加快網絡零售法律管理體系建設,盡早出臺《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同時,由商務部牽頭起草,盡早出臺第三方交易平臺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完善市場規則,明確網絡零售市場各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義務關系,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管理職責,促進網絡零售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5、并購重組
2011年的中國零售業是個多事之秋。外資零售巨頭在這一年風光大減,沃爾瑪、家樂福曝出價格欺詐,易買得敗北、百思買關店。與外資企業的失意相比,內資企業略顯從容,百貨向超市進軍,京客隆、物美、國美等企業在為回歸A股做著積極的準備,甚至還看到步步高、華潤、海航等企業并購的身影,武商聯股權之爭終于落下帷幕,百聯航母也終成正果。
繼去年底收購了上海家得利超市后,“大胃”海航今年仍然收購頻頻,海航集團的商業版圖也在急速擴張。4月中旬,海航商業公布,已完成了對樂萬家51%股權的收購,成功挺進華南市場。4月底,海航商業收購家潤多80%股權。8月9日,海航商業再次傳出消息,擬收購南通超越超市100%股權。9月,隨著海航商業對上海家化的競購,海航商業被并入海航實業的消息也浮出水面,這對并購速度太快的海航商業來說,或許是件好事。
4月18日,步步高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步步高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統一集團旗下統一超商簽署合作意向書,擬收購四川統一量販超市及成都統一量販超市各60%股權,利用雙方優勢共同在四川經營量販超市。這對圖謀西部已久的步步高來說,看似走了一條捷徑,步步高高層也曾將兩超市的牽手比喻為“瞌睡遇到枕頭”,但一個并不能讓步步高管理者們過于樂觀的事實是,所并購的超市出手的原因皆是業績不理想,加之蜀川大地不乏零售大亨,“內憂”與“外患”將在一段時間內考驗步步高。
7月3日,大潤發與歐尚的捆綁上市公司主體——高鑫零售宣布,公司全球發售11.44億股股份。至此,籌劃2年之久的大潤發上市計劃終于塵埃落定。大潤發和歐尚合并上市,也成為近年來國內綜超企業上市的第一大單。經過10多年的歷練,大型綜合商超歐尚和大潤發終于修成正果,共譜和諧。雙方合并后,在銷售規模和單店利潤上,已經超過沃爾瑪和家樂福,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即便在門店數量上,也僅僅次于沃爾瑪,名列第二。正是這樣一樁姻緣成就了大潤發的上市夢,也令外資零售巨頭的競爭格局為之改變。
8月初,華潤創業發布公告稱,將以總價36.9億元,向江西洪客隆集團以及兩位獨立第三方收購洪客隆百貨投資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藉以提高其在江西省零售業務的市場份額。11年間實現7起區域并購,在擴張中,通過對區域內網點資源的占有和供應鏈的有效整合,建立區域競爭優勢。這一模式讓華潤系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連鎖企業百強名單》中,以718億元的銷售規模超過了沃爾瑪和家樂福。隨著收購洪客隆一事塵埃落定,華潤創業再次借收購區域連鎖的方式實現其零售版圖的擴張,這對華潤系來說是一大利好。
8月29日,友誼股份、百聯股份正式宣告歷時1年的重組歷程終于畫下一個圓滿句號。友誼股份發布《上海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換股吸收合并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結果、股份變動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指出,友誼股份以新增A股股份換股吸收合并百聯股份已于8月26 日完成。為此,聯集團注入的八佰伴36%股權和百聯投資公司100%股權,公司資產規模達到360億元,遠高于國內其他競爭對手,這樣的零售巨無霸舉手投足都會給業界帶來震動。
6、微博營銷
3月31日,武漢商業微博圈啟動儀式暨武漢商企微博營銷高峰論壇在漢口拉開帷幕。包括武商集團、中百集團、大洋百貨、銀泰百貨集團、王府井百貨等同時開通騰訊微博,隨后家樂福、華潤萬家、樂購等零售企業也開始上馬織“圍脖”,一股微博風在零售業中迅速蔓延開來。
頻頻體驗新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傳統零售商的大勢所趨。從外資到內資,從全國到區域,中國零售企業“織圍脖”織得風生水起。一呼百應的微博,被零售商認為是最佳的營銷工具。
“你想省錢嗎?趕快關注我吧。”附圖則是一只哆啦A夢,頗為吸引眼球。這正是“免費下載優惠券”在新浪微博上發布的信息,通過發布圖片和打折信息,將目標客戶定位于“80后”、“90后”,開展針對性營銷,短時間內聚來大量粉絲。
繼團購之后,微博無疑成為零售商的新寵。只要能吸引大量粉絲,所發布的商品信息就會被迅速轉發和瀏覽,而每一個粉絲背后就是一個消費者,如此快捷、即時而又成本低廉的渠道自然受到零售商的青睞。于是,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陸續試水微博營銷,紛紛開通官方微博積攢人氣。
一點鼠標,各種資訊盡收眼底。有許多企業白領、機關員工可能因為工作關系或是時間問題不會經常逛淘寶,但微博精煉的詞句、曼妙的文字,小窗口展現的大世界卻成為許多前衛一族的新寵,“淘寶50元專區”、“看到飾品走不動”等微博正是迎合了微博最年輕的用戶。“上淘寶會花費很多時間,但是微博隨時可以登錄,有時看到一些品牌的官方網站推出最新款式的服裝,或者一些小飾品,便宜又可愛,下面附有圖片和網店地址,順手就可以買下了。”一位企業80后員工這樣說。
今年,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若沒個“圍脖”,在人前總顯得有點Outdated,微博營銷也成了2011年營銷界的一個熱門詞。幾乎所有的零售商都將微博作為陣地,開起了官方微博。通過微博,以往商家“干巴巴”的促銷信息被頗具感染力的圖文取代。原本的廣告推廣經過微博的巧妙包裝,變得更加親切,易于接受。發布健康飲食小竅門、應季飲食信息、熱點事件點評、冷笑話等信息,各大零售商通過各種方法聚集人氣。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互聯網不重復的微博獨立用戶數將達1億個,2013年年底將達到2.53億個左右。微博平臺已經成為企業推廣品牌形象及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商場也不例外。同時,微博營銷幾乎“零成本”運作,也是傳統營銷模式無法比擬的。尤其是目前國內微博用戶以18-30歲的年輕用戶為主,占比高達67%,這些人群正是不少商場的目標消費群。微博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貼心小提示等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聚集人氣,然后通過貼出產品的圖片,附上產品網店地址引導粉絲消費。
但在粉絲的數量上,各大企業差別較大,即使粉絲數量較大的幾個微博賬戶,在發布信息的轉發和評價量上也相對較低。很多微博僅限于發布打折活動信息等,在微博最重要的互動性上,幾乎沒有體現。十幾萬的粉絲量,無人對商品信息發言評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