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小周是我線路上的一個卷煙經(jīng)營戶,去年冬天的一個中午,有一位衣著破舊、鞋上還沾有泥巴的大伯走進了他店內(nèi)。小周起身打了個招呼:“想買點什么?”“我看看煙和酒。”說完,就緊盯著酒柜上的酒,嘴里不知道在嘟噥什么。小周也沒搭理他。足足十來分鐘,那位大伯說話了:“就拿四瓶天之藍和兩條中華,軟的。”小周聽了后,忙重復(fù)地問了一句,心想看你這身打扮也不像買高檔煙酒的。大伯似乎看出了他的意思,忙不好意思地解釋道:“酒煙都是為我兒子辦事送人的。”
算好了帳,收錢找錢后,老大伯剛走到門口,又折身返了回來,當(dāng)時小周心里為生很多想法:是不是嫌貴了、還是怕有假、又不要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大伯從手里遞過了一張嶄新的50元錢,“小伙子,你剛才多找了我50塊,太新了粘在一起了,你沒注意。”小周很慚愧,恨不得扇自己兩個耳光,不應(yīng)該以貌取人,不應(yīng)該怠慢這位大伯。
從此以后,這件事成了小周開名煙名酒店的動力,買與不買都一樣對待,只有真心善待每一名顧客,才會得到更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