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們的日常消費觀念也不斷地進步。以往,去商場購物、去超市買菜,大多需要帶上現金,有些場合還必須要求是零錢,這給消費者帶來了諸多的不便;而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儲值卡券,這些卡券作為有價憑證,內含不同數值的等價貨幣,消費者只要簡單地帶上一張卡券,便能在商場或者超市內購買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可謂是便利不少。
但是,隨著儲值購物卡券形式的多樣化和商家商業道德的不斷淪陷,儲值卡券越來越成為另很多監管部門頭疼的有價物品。作為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來說,存在的主要問題便是消費者利用儲值卡券套購卷煙。目前,筆者所知的有價卡券涉及套購卷煙的主要分為商場VIP卡、超市卡、煙票等形式。下面,筆者結合日常監管中碰到的問題對這些有價卡券套購卷煙的手法及危害性簡單做一介紹:
一、利用商場VIP卡、超市卡套購卷煙的形式及危害性。
其實,商場VIP卡、超市卡在形式上差別不大,主要區分便是根據其發放機構來界定,它們在套購卷煙沖擊卷煙市場秩序上所產生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就筆者所知,多數有價卡券持有者為保證手頭的卡券價值最大化,通常會選擇在商場或者超市的香煙柜臺以市場零售價格購買卷煙,再將這部分卷煙以煙草公司批發價銷售給經煙大戶。這一過程中,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消費者的卡券價值已經有所縮水,但是為什么他們還是樂此不彼呢?關鍵就在于商場VIP卡、超市卡是折扣銷售和回收的。為吸引顧客,多數商場和超市推出的商場VIP卡、超市卡都是按照面值9.5左右的折扣銷售的,而消費者通過節日收禮、單位福利等形式拿到手后,要想換取貨幣,最簡便的渠道就是以8.5折左右的折扣銷售給專門回收卡券的商店。這中間,消費者所持有的卡券直接就縮水了5%。而如果消費者以165元/條的價格買進利群(軟藍)卷煙,再以煙草公司批發價150元/條的價格出售給經煙大戶,購買6條卷煙成本990元,銷售價格900元,其折扣率還保持在9.1折不到一點,比起直接出售給小商店要劃算得多。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將算盤打得噼啪響,殊不知,這一來卻加大了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的監管難度。
商場VIP卡、超市卡套購卷煙的最大危害性就是助長了亂渠道銷售行為。煙草專賣法明確規定,零售客戶必須要以自身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在當地的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而消費者利用商場VIP卡、超市卡套購后,直接出售給了回收卷煙的經煙大戶,這些經煙大戶就直接構成了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的違規情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煙草專賣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進貨總額5%-10%的罰款。處罰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經煙大戶回收套購卷煙的形式直接擾亂了一地的卷煙市場秩序。他們通過違法的途徑充實貨源,與合法經營的零售客戶進行競爭,本身就是一種破壞秩序的行為。
二、利用煙票套購卷煙的形式及危害性。
近幾年,隨著煙草專賣管理部門打擊力度的加大,煙票似乎開始沉寂。但是,深入市場,我們仍能發現不少違法犯罪分子留下的蛛絲馬跡。可以說,打擊煙票已經很不單單是煙草部門所獨有的職責了,隨著其危害性的不斷凸現,各級紀檢監察部門也加入到了打擊煙票的行列。
首先介紹一下煙票套購卷煙的形式。在浙江沿海地區,中華卷煙的消費量可以說是在全國排在最前列的。而各地的中華卷煙供應量畢竟也有限,盡管這部分地區的中華卷煙消費量大,但主要用途還是節日送禮和人情往來之用,煙基本都是在“運輸”途中,也就是說香煙都是被送來送去,真正抽吸的也不多。這個時候,一些腦子較活絡的煙販就思量著印制煙票,上面標注香煙店的字號、香煙的品名、規格以及數量等信息,再加蓋公章等以防偽。接下來,只要消費者有購買卷煙的需求,這些煙販就直接將煙票代替卷煙銷售給購買者,并告知如果受禮者拿著煙票上門要求兌換卷煙的,可以立即兌換成卷煙;而需要兌現的受禮者,則按照卷煙實際銷售價格的折扣價兌換現金。如此一來,送禮者在送禮時也不用拎著大包小包進受禮者的門,那樣顯得扎眼,受禮者也不用為家里堆積如山的禮品無法消耗而傷腦筋。
前幾年,隨著煙票的“隱蔽性”強這一優勢不斷被挖掘,一些需要賄賂上司或者收買要員的送禮者,便很自然的迷上了這些“小巧”的禮品。根據紀檢監察部門的相關通報數據顯示,有價卡券在2009年至2011年的貪污受賄案件中,占到的比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2%。由此可見,煙票的社會危害性已經觸及了社會穩定的層面。同時,煙票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煙草專賣專營制度的一個極大沖擊。通過煙票銷售及兌換現金或者香煙的過程,不法煙販直接充當了“生產者”、“流通者”、“銷售者”等角色,擾亂卷煙市場秩序的罪責自然是相當重大。
通過對商場VIP卡、超市卡、煙票等有價卡券套購卷煙行為形式及危害性的闡述和分析,我們發現其存在的危害性已不容忽視,勢必要重拳進行整治。但是,對這些行為的整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一過程中,煙草專賣管理部門牽頭進行市場整治和監管是一方面,另外,也需要如紀檢監察部門、公安部門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助,當然,更加離不開的是公眾監督和輿論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