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卷煙廠園區內,一架搭載著定位系統和雷達系統的小型無人機,配合地面巡更機器人對人、車、物等情況開展安防自動巡查,數據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至智能安防平臺,實現精細化管理和全過程監控,有效降低了園區巡邏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
過去,大家很難想象的發展場景如今在武漢卷煙廠變為現實。2018年以來,武漢卷煙廠緊扣“推進面向智能化的傳統制造升級,推進精益制造上水平”的發展要求,提出“戰略引領,價值驅動,能力構建,數據賦能”的智能工廠建設思路,聚焦產品質量、智能裝備及智慧排程,構建起3個層級、5個維度的應用系統集成,貫通物料、生產、質量、裝備、能源等核心業務流程,打造全鏈條生產組織聯動運行模式,實現管理層次上下貫通,業務層面橫向協同。
通過開展質量追溯、SPCD質量管控、智能單機控制、空調制冷系統建模仿真等智能化改造,武漢卷煙廠逐步構建起智能決策、智能生產、智能管理、智能感知四大應用集群。
在智能分析決策模型建設上,通過“廠長駕駛艙”對MES、制絲集控、卷包數采、動力能管、物流高架庫等工廠核心業務系統數據的采集分析,實現現場任務、指令、執行、完成、延遲、預警等核心生產信息的全面展示和輔助決策,管理人員通過生產、質量、設備、制絲、卷包以及物流等輔助決策看板可以全面了解工廠核心業務的生產經營情況,在構建業務功能透明管理模式的同時,推進了生產運營由報告管控向數據管控的轉變。
在智能網絡安全防御上,以鷹眼系統建設為支撐,通過對在線設備、活躍用戶、網絡接入、安全認證等網絡狀況進行實時監控與實時告警,及時發現網絡中的異常數據,保障網絡正常運行,強化網絡安全管控能力。在廠級態勢感知能力建設上,通過對控制網絡中的網絡監測、實時告警、流量分析等進行集中管理,實現了全網資產統一管理、策略統一下發、狀態統一監控,為智能制造編織一張強大的網絡安全“防護網”。
“數字經濟時代,就是要在場景這個數字化主戰場上取得比較優勢,聚焦工廠轉型痛點問題,找準關鍵應用場景、發力智能應用場景建設也就成了工廠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所在。”武漢卷煙廠信息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江志凌全程參與了工廠兩化融合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的每一步,一個又一個符合工廠發展需要的智能生產場景在他的帶領下相繼落地。
車間維檢人員佩戴上AR智能化眼鏡,通過AI智能化圖像識別技術和卷積神經網絡自學習算法開展設備保養評價,將卷包車間36組設備的1000多個部位的設備保養檢查維保效率提升了6倍。
像這樣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視覺識別在煙梗剔出過程中的應用”入選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項目清單;“制絲回潮智能工序標準研究“在2021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與創新評選”中獲得數字化技術應用典范;“基于MES系統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入選武漢市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
智能創新應用的“關鍵一躍”,實實在在推動了武漢卷煙廠內生動力的變革。2021年,工廠人均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12.3%,設備效率同比提升9.07%,單箱能耗同比下降6.1%。
秉承“首創善成、敦行致遠”的企業精神,武漢卷煙廠將以新型能力的分級建設為主線,持續做好兩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聚焦產品鏈、生產鏈、供應鏈、管理鏈,逐步打造智能單機、智能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奮筆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答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