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是產業工人的立業之本,工匠則是產業工人歷練的追求。技能如何提升?工匠又該如何培養?
“把青工培養為工匠,是青年技術人才成長的目標,我們把育才聚能的培養機制落實落地,持續開展崗位練兵、輪崗交流、競賽比武、稱號獎勵等一系列有效活動,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洛陽卷煙廠動力車間負責人總結了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心得。
近年來,洛陽卷煙廠動力車間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確立青工成長、成才、成匠的培養目標,通過搭建培養平臺,優化成長機制,激活潛能優勢,深化青年技術隊伍建設,為數智能源建設聚集能量。
培養—致力內外兼修
圍繞“標桿引領,匠心育人”的思路,統領青年培養的全過程,動力車間針對性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各班組人才結構的整體情況,從崗位需求和個人需求兩方面設計培訓導向和提升維度,確保培訓工作更全面更有力。
聚焦員工成長需求,動力車間依托創新工作室聯盟線上“云課堂”和線下學習賦能行動,精準施策,實施“內外雙向”培訓。內部培訓側重于基礎理論,實操技能的“筑底”培養,充分發揮各級員工自身的專長,開展傳幫帶、小講堂、云課堂、單點課等培訓活動,夯實員工成長內功。外部培訓借助校企合作,名企助學,“走出去+請進來”幫學等合作平臺,拓展員工思維眼界,注重創新理論的“拔高”培養,通過外部優質資源特色化的能量輸入,針對性地開展技術研討,數字論壇,智能運維等活動,豐富員工創新的外散思維。
今年以來,通過內外兼修的方式,開展各類技能培訓21期參與人員129名,走出去交流學習18次參與56人,為員工知識儲備提供了豐富載體。完成小改小革5項,實施QC課題4項,發表專項論文5篇,實用新型專利及著作權4項,使青年職工的技能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著提升。
成長—突出學以致用
青年如何賦能?青工如何成匠?
洛陽卷煙廠動力車間結合青年成長的特點,建設開放式、多元化、復合性人才培養體系,形成高度關聯、貫通融合、持續創新的人才培養機制。
素養提升長效機制。強化培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技術隊伍建設目標,針對性調研員工設備操作異常發生環節、設備維修效果評價、自身技能提升需求,制定“分層練兵”規劃,實施“遞進提升”工程,開展技術比武、競賽比拼、能力比試等活動,建立素質能力、技能等級、技術職稱等素養提升長效機制。
成長動態培養機制。依據技術人員年度業績、解決技術難題情況、學習培訓成效、考核結果、個人工作總結等內容建立個人技術檔案,每年度對個人績效評估,分析定位個性短板、進位清單、成長矩陣,開展輪崗交流實踐,單項技藝提升,專項技能應用,比武練兵競賽,逐一逐項對標升級,形成個人成長動態培養機制。
創新攻關聯創機制。圍繞智能運維、信息融合、數字動能的主線,發揮工作室聯盟信息化平臺的云享功能,鼓勵匠青聯動、機電融合、跨廠聯盟,實施專家診斷、專項交流、專題攻關,建立共創共享共建的技術創新“大本營”,形成創新攻關聯創機制。
“現在,只要自己想努力、愛學習,成長成才的空間非常廣闊。”青年員工寧騰飛對自己未來成長的道路充滿了信心。他說成為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習成員一年的時間,參加了3次實操練兵、2項技能競賽,參與2項創新課題攻關,完成1項設備缺陷改善,綜合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成“匠”—收獲“有為有位”待遇
“優勞優得,技高者多得”,已成為動力車間鼓勵生產一線青工向“技術+技能”人才轉型的加速器,為人才隊伍的動態優化和良性循環注入新動能。
“我奪得洛陽市TIA全集成‘智能交互’技能競賽的冠軍,同時也被授予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可謂是名利雙收。”動力車間維修電工王馳分享獲獎的喜悅。
“參加創新創意大賽獲得金獎后,車間人才賦能優享計劃給予我外出交流學習,今年已經參與3次,讓我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張亞東作為賦能優享機制的受益者,道出了激勵待遇給予他的成長空間。
為加快技能型、專家型、創新型、學習型技術人才培養,動力車間多維度搭建激勵機制,形成人才賦能優享計劃,創新創效優賞計劃,技能技藝提升獎勵計劃,工匠培養選樹計劃,個人積分榜首打賞計劃,突出激勵成長的獎勵待遇。與此同時,堅持收入分配向貢獻者傾斜,獎勵獎金向晉升者傾斜,榮譽稱號向賦能者傾斜,推進高技能人才待遇提升,讓青年人才“名利雙收”。
人才培養的激勵機制讓敢想敢干,能干會干的青年人才脫穎而出。今年以來,車間新增洛陽市卓越工程師1名,工程師1名,河洛工匠1名,技師1名,申報高級技師5名,1人獲得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青年是企業的未來,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將把青年隊伍的培養作為數字化能源建設的重中之重,實現關愛全覆蓋、權益全覆蓋、服務全覆蓋,充分激發青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潛能,讓青年成長成才有更廣闊的舞臺,為智能動力的發展注入能量。”動力車間負責人明確了下一步青年培養的方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