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瓜果飄香、菊黃蟹肥。這個時候,不少人喜歡“貼秋膘”。對于精明的零售商家來說,這意味著巨大的商機。位于山東青島市市北區寧安路上的真誠超市,在秋“食”生意的經營上就頗有心得。
9月10日,恰逢中秋節和教師節,原本8點開始營業的真誠超市7點就開了門。“愛在傳遞,真誠相約。真誠超市全體員工祝朋友們節日快樂,皮皮蝦、螃蟹都到店嘍!”在店鋪微信群里,店長的祝福、紅包、鮮活的海鮮短視頻以及到貨通知一并發送,迅速得到了群內消費者的呼應。7點半左右,店內已經熙熙攘攘,店員們忙著從多個貨車上搬運各種貨品,消費者則推著購物車穿梭在貨架間,仔細挑選商品:本地的螃蟹、海蝦、蛤蜊等海鮮全是鮮活的,光是葡萄就有“玫瑰香”“巨峰”“陽光玫瑰”等多個品種……
“姑娘,快幫我挑8只螃蟹,我看一會兒就要搶完了!”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大媽對海鮮區的店員小薛說。
小薛趕緊彎下身,邊挑選邊介紹挑蟹的技巧:“要挑活的、個兒大的、母的……”
“超市越來越厲害了,今年都上螃蟹了!”一位老年顧客說。“而且是充氧的活螃蟹!比開車去農貿市場方便多了,也比‘保鮮不保活’的社區團購更可靠。”一位年輕媽媽說。
聽到這些評論,店長張靜笑著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消費者的肯定是對店鋪轉型的最好回報。”
作為青島本土連鎖零售品牌,真誠超市原本是以日用百貨、食雜商品為主要經營品類的小超市,相對便利和便宜曾經是其經營優勢,但近年來隨著新零售的興起和周邊競爭業態的多樣化,店鋪生意不太理想。
“必須精準滿足周邊社區消費群體的需求才能有出路。‘民以食為天’,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輕人講究營養,老年人講究養生,遇到節假日更有各種家庭聚會,所以我們決定做好‘舌尖上的生意’。”張靜介紹道。
秋季果蔬、海鮮大量上市,真誠超市對食品品類的經營采取了如下措施:
了解需求。通過與消費者溝通、查閱零售業大數據分析報告,對店鋪目標消費群的消費需求有了深入了解,據此明確品類的布局方向,擴展食品品類,將店鋪一半面積分區域銷售蔬菜、水果、海鮮,并增加了相關的貨架和冷柜。
穩定貨源。店鋪與省內多個蔬菜和水果種植基地、海產品養殖和捕撈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就產品種類、供應質量和數量、供應周期等事項進行了約定,確保貨源供應穩定,力爭使消費者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好商品。
嚴控質量。一方面,強化了冷鏈運輸能力;另一方面,店鋪的生鮮區、冷藏區、熟食區都有專人負責,有瑕疵或者臨近保質期的食品會被及時清理掉。
強化宣傳。對于螃蟹等新鮮度要求較高的商品,采購數量如果過大將增加店鋪的經營風險。為此,店鋪通過發放宣傳頁、微信朋友圈預先告知等方式通知消費者預訂,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供需失衡問題。
“秋天到了,大家開始享受豐收的喜悅,我們真誠超市也要盡一份力才行。”張靜擦擦汗,笑著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