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煙葉生長季節,在強對流天氣顯著增多增強和航空活動頻繁兩種因素疊加情況下,我州煙葉生產精準防雹工作順利完成了煙葉冰雹損失控制在既定基數50%以內的目標。”12月8日上午,看到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涼山州分公司給出的精準防雹最終效果評價,四川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相關負責人再次肯定了精準防雹體系在涼山煙葉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在煙葉生產管理的5至9月份,四川涼山州煙區極易發生冰雹災害。一場冰雹來襲,煙株可能被砸得只剩下煙稈,煙農深受其害。據統計,連續多年來,在煙葉各類自然災害中,冰雹災害占比均在70%以上。在最嚴重的2017年,我州煙葉冰雹災害占比高達93.87%,全州煙葉遭受冰雹危害面積10.97萬畝,煙農損失慘重。
雹災是煙農的“心頭病”,給該州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挑戰,成為了煙區致富增收的“絆腳石”。
為突破煙葉生產防災減災工作瓶頸,自2019年起,涼山州煙區在總結2018年冕寧縣精準防雹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由煙草行業和州、縣市財政共同籌措資金的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化氣象服務機構,全面構建起“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精準防雹體系。協作聯動機制上,氣象、農業、煙草、保險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雷達優化布局上,在10個產煙縣市累計新增45部天氣雷達,建立分布式天氣雷達網,開展立體化監測、預警、指揮;作業指揮上,建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系統”及防災減災三級指揮平臺,統一協調指揮。
至此,涼山州煙區精準防雹體系正式構建,有力護航了包括煙葉在內的煙區農業生產。
“在2019年和2020年,鹽源煙區冰雹災害是涼山產煙縣市中損失最大的。在組織專業人員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我們今年提出了防雹作業改進方案,得到相關各方大力支持,資金、設備、人員、措施等得以落實到位,實現了2021年鹽源縣煙葉冰雹災害賠付占比較前兩年平均值降低28個百分點。”專業化氣象服務單位技術人員王磊介紹說,為彌補監測空白,今年他們在鹽源縣前所鄉新增了一部天氣雷達,重點監測該縣瀘沽湖鎮北部和西部區域,提高了鹽源煙區精準防雹工作水平。
在鹽源煙區新增配置天氣雷達,僅僅是精準防雹體系持續改進完善的一個側影。自從全面實施精準防雹以來,我州煙區不斷升級精準防雹體系建設。2021年,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和算法,在精準防雹體系一級指揮平臺增加冰雹天氣潛勢和落區預警功能,進一步提高了冰雹識別的準確度,提高了冰雹預警的提前量;在二級平臺優化了回波外推,提升了聯防聯控能力。
另外,精準防雹體系還加強了重點區域監測,針對強對流天氣易發頻發的會理太平、會東堵格、鹽源鹽井等12個種煙鄉鎮重點監測,及早分析預警和實施精準防雹作業,顯著降低了冰雹危害。
煙葉生產與天氣狀況息息相關,今年根據氣候特征,專業化氣象服務單位將我州煙區細分為153個服務區,按煙區區域、煙葉生長時期及時為煙葉生產各級管理技術人員、廣大煙農提供天氣實況信息、預報預警信息等精細化、格點化氣象信息服務,累計發布專業氣象服務信息9648份/期/次、專題專項氣象信息293份/期/次、植保氣象信息139份/期/次,促進了煙葉大田移栽、揭膜培土、病害防治等生產管理科學開展。
據統計,今年煙葉大田生產管理期間,涼山州煙區累計開展精準防雹作業95天,實施精準防雹作業4510次,用彈60699發(枚),全州煙葉冰雹災害損失率為33.01%,實現了控制在50%以內的目標。精準防雹不僅為煙葉生產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時也增強了煙區其它農業產業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下一步,涼山州煙區將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預警分析、基礎建設、精準作業、氣象服務等,持續提高精準防雹體系建設水平,全力護航煙區農業生產,助力煙區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