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12月3日,山東日照庫山鄉響場村育苗工場育苗專業隊隊員劉生田望著熏蒸好的苗床美滋滋地說。
劉生田是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莊稼頭兒。他管理莊稼仔細認真,技術過硬,被響場育苗工場聘請為專業育苗隊隊員。正是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管理有方的育苗“老把式”,說起智能化設備,也不禁豎起了大拇指,“熏蒸散毒結束后就備播,明年2月下旬就育苗。有了智能化設備幫忙,我們的工作輕松了不少。”
劉生田所說的智能化設備正是莒縣縣局(分公司)針對當地滴潤沙土育苗技術的特點,自主研發的烤煙育苗智能化供水及控溫通風系統。
“育苗棚苗期溫度受外界氣溫影響波動較大,我們技術再好,也不免偶爾出現通風晚、關閉薄膜晚的情況,稍一疏忽,煙苗就可能出現蒸燙死亡或受冷害早花等情況。”劉生田說。
為了培育齊苗壯苗,減少資源浪費,莒縣縣局(分公司)將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融入煙葉育苗管理中,根據煙苗生長發育時期的不同,結合溫度、濕度、數據管理三個方面對煙苗生長的需水量和生長環境的溫濕度進行精準化控制。
“在溫度控制環節,我們在育苗棚內設立多個溫度傳感模塊檢測煙苗生長發育的環境溫度,并采集數據實時傳輸到環境監控主機,主機根據預先設定好的溫度參數,自動調節通風口的大小、改變通風速率,實現自動化通風控溫。濕度控制則是依靠環境濕度檢測裝置和土壤濕度傳感器等進行智能控制。”莒縣縣局(分公司)庫山煙站站長董世峰介紹道。
這些檢測裝置將檢測到的數據傳給環境監控主機,主機又將這些數據傳輸到手機上或網頁端,不僅實現了一線工作人員對育苗棚的實時數據查詢和技術指導,還可以儲存多年內的育苗數據信息,滿足專業技術人員對育苗數據的存儲和運用需要。
據統計,烤煙育苗智能化供水及控溫通風系統在響場育苗點僅自動控溫這個環節在育苗全程可節省人工40個,在自動控濕環節節省人工62.5個,節省人工成本1萬余元。遠程智能精準控制系統的運用,有效解決了傳統人工育苗棚通風控溫不及時、育苗基質水分不精確的問題和費工費時等弊端,有效提高了育苗質量和效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