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銀行·香金融杯”第二屆全國煙農增收創富大賽由行業主管部門指導、行業媒體引導、云南紅塔銀行支持,旨在助力煙農增收和鄉村振興工作。大賽分為煙農、煙農合作社、駐村幫扶干部三個參賽組別,將評選出“增收創富能手”“增收創富合作社”和“駐村幫扶能手”。
《新煙草》2022年第6期聚焦云南煙區8位“增收創富能手”進行集中宣傳報道。
以煙為主謀發展
龔建波(左二)在田間指導煙農
龔建波,中共黨員,云南紅河州瀘西縣中樞鎮大興村委會納堡村小組人。
龔建波出生于老煙區,從年輕時候開始就與烤煙結下不解之緣。隨著近年來煙草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他敏銳地嗅到了寓于其中的機遇,主動順應趨勢,積極思變求變,勇立于轉型潮頭,成為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與信息化發展的受益人。
龔建波種植烤煙30余年,熟練掌握各項生產技術要求,生產技術落實率100%,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數量進行種植,歷年合同約定數量完成率100%。近三年烤煙種植面積均穩定在40畝左右,平均上等煙比例達71.4%,平均售煙收入17.4萬元。2016年被認證為職業煙農,此后每年年終職業煙農評價均為三星。
近年來,龔建波主動順應煙草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從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信息化四個方面,持續提升生產效率和經濟收益;還積極發展多元化產業,種植過葡萄、小蔥、青菜、玉米、小麥等水果和作物,不斷拓寬創收渠道。
2013年至2020年擔任納堡村小組支部書記期間,持續協調完善當地煙區水利、道路等設施建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彰顯為民初心。
(推薦單位:紅河州局<公司>)
誠信經營種好煙
楊恩啟在清理煙田排水溝
楊恩啟是云南德宏州隴川縣景罕鎮廣帕村委會老官寨村民小組煙農,與妻子在家務農。楊恩啟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外打工,一個在隴川縣職業高級中學就讀。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以種植烤煙為主,家庭經濟年收入20萬元左右。
楊恩啟于2018年3月接受職業煙農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證書。2019至2021年連續3年種植烤煙“KRK26”特色品種、種植面積均在30畝以上、售煙均價高于所在鄉鎮均價。
楊恩啟屬于煙站種煙核心農戶、典型農戶,是愛“三農”、愛煙葉、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守誠信的職業煙農。
(推薦單位:云南香料煙有限責任公司)
做好種煙“傳幫帶”
呂麗仙近照
呂麗仙,連續從事烤煙種植15年以上。在煙葉生產中,她始終堅持優良品種種植,嚴格按煙草公司要求進行烤煙膜下小苗移栽,中耕管理,平衡施肥,適時封頂打杈、合理留葉。建蓋密集烤房5座,充分滿足煙葉烘烤需求。種煙規模穩定在30畝左右,通過精細的田間管理,科學烘烤,認真去青去雜,種煙收入逐年增加。在煙葉生產過程中“傳幫帶”作用發揮明顯,其他煙農積極向她學習煙葉種植技術,烤煙生產技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周邊煙農種煙收入、種煙積極性逐年增加,起到了增收致富帶頭模范作用。
2019年烤煙種植面積31.4畝,種煙毛收入12.5萬元;2020年烤煙種植面積31.5畝,種煙毛收入12.57萬元;2021年烤煙種植面積30畝,種煙毛收入12.69萬元。
(推薦單位:曲靖沾益區局<分公司>)
敢拼敢干精氣神
段春玉在養牛場
段春玉,云南麗江市華坪縣新莊鄉良馬村職業煙農。2019年至2021年,段春玉累計種植烤煙68畝,累計交售量9130.5kg,累計交售金額27.83萬元。
段春玉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成長在交通、信息閉塞的大山里。僅初中文化的她,憑著一股敢打敢拼敢干的精氣神,帶著左鄰右舍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段春玉于1993年種植烤煙,28年來,她立足烤煙產業,不斷提升種植水平,近三年段春玉家的種植面積都穩定在20畝以上,交售均價均高于鄉鎮均價。
此外,她還刻苦鉆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多元化發展家庭經濟,利用前作烤煙地種植甜脆豌豆、建養牛場,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于2021年被鄉黨委政府評為“良馬村致富帶頭人”。
(推薦單位:麗江市局<公司>)
“一畝烤煙脫貧一人”
田俄那近照
田俄那,佤族,云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人,自2009年起種植烤煙,由于他踏實能干、勤勞好學,烤煙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0畝以上,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已經是村里的種煙能手。
“多看、多聽、多記、多寫、多問、多思”成了田俄那種植烤煙增收致富的“法寶”。通過學習,他不僅了解相關政策,學到了烤煙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還經常與煙草公司工作人員交流探討。2016年田俄那參加職業煙農培訓,并獲得職業煙農證書。
2016年起被本地煙農合作社聘請為烤煙科技指導員,負責滄源縣糯良鄉壩尾村的烤煙生產技術服務工作。工作中,田俄那恪盡職守、辛勤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以嚴格落實技術標準為抓手,以持續增加煙農收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壩尾村佤族群眾積極種植烤煙增收致富。壩尾村烤煙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200畝左右,畝產值達到4500元以上。“一畝烤煙脫貧一人”在壩尾村脫貧致富道路上得到最好的詮釋。
田俄那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2021年被中共滄源佤族自治縣委、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授予“優秀烤煙生產技術輔導員”稱號。
(推薦單位:臨滄市局<公司>)
煙后套種助致富
陳張國(右)生活照
陳張國,現居住于云南保山市施甸縣萬興鄉東安村委會東安四組,從事烤煙種植15年,2018年經培訓合格被評定為職業煙農。
在種植烤煙過程中,陳張國積極探索煙后套種長壽豌豆種植模式,取得良好收益,并且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
陳張國和妻子陳賽團都是名副其實的“鐵桿”煙農。2006年他倆結婚后便開始種煙,當年種植烤煙5畝,實現年收入突破萬元。同年,他家利用烤煙種植后肥料沒有揮發完的有利條件,在烤煙地里套種長壽豌豆,交售豌豆收入6000元,初次嘗到發展煙后作物的甜頭。
在他家的帶動下,東安村委會按照“科學引種,示范發展高效農產品”的思路,合理布局秋冬作物種植規劃,指導農戶開展長壽豌豆種植,提高了土地復種指數,既降低了農戶的種植成本,增加了收入,又解決了煙后作物與烤煙移栽節令相爭的矛盾。現在全村2260畝烤煙地,沒有一畝閑置,全部都種上了長壽豌豆。
如今,東安村有128戶農戶種植烤煙,戶均種植面積17.6畝,全村烤煙產值達到811.33萬元。
(推薦單位:保山市局<公司>)
凝心聚力解民憂
趙正賓近照
趙正賓,中共黨員,現任云南昆明市嵩明縣果子園村委會第三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2016年參加職業煙農培訓,經考核合格,獲得云南省職業煙農培訓證書。
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小組長期間,趙正賓主動擔當,勇于爭先,為改善本村生產生活條件,主動協調政府、煙草部門修建了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完成2公里的水網改造工程,修建4口民族團結水井,極大地改善了村民們的飲水、用水難題,促進了民族團結。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趙正賓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自愿向牛欄江鎮果子園村委會捐款1000元,向嵩明縣慈善協會捐款4000元,帶動所在黨支部及全體黨員捐款1146元,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心系群眾,凝心聚力解民憂,無償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元;有的煙農找不到田地種煙時,主動幫他們協調,在土地流轉上也幫了村民們不少忙。
(推薦單位:昆明嵩明縣局<分公司>)
產業發展“領頭羊”
何明鐘在采收煙葉
何明鐘,共產黨員,云南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芒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在工作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爭當產業發展“領頭羊”,帶頭做強做大芒費村烤煙支柱產業。
作為一名職業煙農、鐵桿煙農,何明鐘在生產實踐中認真學習烤煙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并通過烤煙種植實現了家庭增收致富。
擔任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干部期間,他積極帶頭以身作則抓好行政村烤煙生產,先富帶動后富,宣傳普及烤煙生產技術及管理經驗,做強做大芒費村烤煙產業。2021年,芒費村烤煙種植已發展成為景谷縣屈指可數的幾個萬擔村之一,全村242戶煙農種植烤煙4048畝,煙農烤煙生產總收入1822.9萬元,畝均收入4503.2元,戶均收入7.53萬元。
此外何明鐘積極組織開展“烤煙+非煙產業”的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確保芒費村烤煙支柱產業與多元特色產業協調共融發展。2021年何明鐘帶領全體村民穩固烤煙優勢支柱產業地位,落實烤煙種植4048畝,并大力實施花卉、荷蘭豆、蠶豆、玉米、優質稻等規模化輪作產業。
(推薦單位:普洱景谷縣局<分公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