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馬塘鎮塘子寨,海拔1360米。原來的塘子寨,“看山愁,看水愁,看泥巴小路皺眉頭”。現在的塘子寨,配套建有2萬方壩塘1座,噴灌主管網400畝,硬化道路6條5.6公里,密集烤房95座,2022年規劃連片種植烤煙,種植優質水稻、玉米、西番蓮、油麥菜等非煙作物,建有年產3000噸生物質顆粒生產線一條,壯族、苗族特色民俗生態農莊3個,成為游客喜歡的打卡地。
這,得益于文山市按照“三區”工作思路打造的塘子寨綠色生態休閑煙區綜合體。
打造鄉村振興多產融合孵化區
塘子寨煙區綜合體通過積極探索推廣烤煙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煙農煙葉生產畝均用工降到16個以下。同時,采用煙糧輪作、多產融合的模式,積極推行“烤煙 +非煙產業”輪作模式,塘子寨村2021年“煙葉+非煙產業”畝均收入創新高。
“我家2021年種煙80畝,收完烤煙又種了30多畝蔬菜,收入很可觀。”煙農陳劍欣笑呵呵地說。
綜合體內以“合作社+龍頭企業+煙農”的經營模式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有年產3000噸生物質顆粒生產線1條,片區內煙株殘體100%全面回收加工成生物質顆粒,完善了休閑垂釣點和農家樂設施,種植特色花卉,發展煙區觀光休閑游、“開心農場”采摘游等短途旅游項目,形成了穩定煙區產業格局。
打造煙農穩定產業發展示范區
塘子寨煙區綜合體以土地流轉為抓手,一部分由地方黨委政府通過統一規劃流轉;一部分是全商品化流轉,引進龍頭企業按市場機制參與到流轉。之后,他們通過合作社將流轉的土地整合后劃片交給職業煙農進行經營管理,實現土地集中連片經營;堅持工業需求導向,加強浙江—馬塘基地單元工商研深度融合,健全專項性地方政策保障,積極推行“特色化+定制化”生產,充分彰顯基地單元煙葉原料特色。
他們采取“烤煙 +水稻”“烤煙+水果玉米”“烤煙 +油麥菜”“烤煙+西番蓮”輪作模式及“烤煙+豌豆”“烤煙+油菜花”的煙后小春種植模式,合理輪作、滿茬種植,提高土地復種指數,促進了流轉土地增值和煙區煙農穩定。
打造科技創新數字賦能先行區
文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推行“1+1+8+X”全鏈條數字運用,實現煙葉生產收購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
塘子寨煙區綜合體因地制宜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科技運用到綜合體煙葉生產及多元產業生產管理中,探索推行“菜單式”專業化服務。他們全面推行育苗、整地、植保、烘烤、分級等涵蓋全程的一站式“菜單式”專業化服務,持續降低煙葉生產成本和勞動強度,讓煙農實現輕松種煙。
“自從去年有了‘滴滴農機’小程序,我家煙地深耕、耙地、起壟、打塘都是在微信上下單的,方便快捷還價格透明,最后還要對機耕手驗收評價呢。這不,剛剛我就在微信上查一下了價格和機耕手,今年我家還有60畝煙地的機耕訂單呢。”
如今的塘子寨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真正完成了從山區到“三區”的華麗蛻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