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暉照著老張黝黑的臉龐,剛從合作社交售完青豌豆回家的他,正在自家大門外清理身上、腳下的泥土。就算再累,老張也不容許自己灰鰍鰍地走進家門。為何老張回家之前要有這個“儀式感”?因為這棟小洋樓是老張的光榮,是老張靠種地成功致富的見證。
老張家的新房。
當村里多數人想著外出打工賺錢時,老張卻說:“我覺得,在家種地比外出打工掙錢?!?/p>
老張是誰?他為何會這么說?
今年52歲的老張是云南保山市施甸縣甸陽鎮同邑三組的種植戶,名叫張相紅。早年在外跑運輸,從拖拉機換到農用貨車,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一算賬還不如妻子和父母在家種幾畝地的收入高。又聽說補助政策也多,老張敏銳地“捕捉”到了致富的信息。
說干就干,老張把運輸車一處理,拿著錢轉身就回村里種地去了。
2016年,老張一口氣簽了30畝烤煙種植合同,為了提高種植水平,提升等級質量,他重新當起了“小學生”。預整地要深翻曬垡,要翻多深?什么時間補水補肥,要怎么補?田間管理時病蟲害來了怎么辦?……這些熟悉的操作,老張硬是在煙站技術員的指導下重新又學了一遍,并且成功地“畢業”了,收入明顯提升,老張種地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2017年,老張的種植面積穩定在30畝,收益穩中有升,但他還是覺得煙后作物收入低,他決定去找村支書尋找新的路子。
他和村支書一說,村支書一拍大腿:“老張,你說到點子上了。這個問題鎮上已經重視并有了政策,馬上就要大面積推廣‘兩青’作物種植,合作社免費提供專用肥、農藥、線等物資,在統一品種、收購、銷售的基礎上,承諾保證質量,保證價格,保證資金兌現。你來帶這個頭吧?!崩蠌堁劬σ涣?#xff0c;馬上說:“支書,有煙站和合作社做指導,我干!”
正所謂天道酬勤,努力夠了,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2018年,老張家耗資70萬元小洋樓蓋起來了。
2021年把種地面積擴大到了40畝,收入讓老張笑得合不攏嘴,你問他收入多少,他還是那句話:“在家種地比外出打工掙錢。”
這一年,老張成了同邑村的“牛人”。在村里,種植面積排第二的他,收入卻排在第一,種40畝的收入抵得上別人種50畝。要說訣竅,那就是他比別人吃得苦、下得力、鉆得深。
2022年,老張趁著政策好,又簽了50畝合同。
待到豐收季,等著老張的是“穩穩的幸福、妥妥的收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