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產業是云南保山隆陽區山區、半山區農民朋友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每年烤煙移栽的時候,煙田里到處都是煙農們忙碌的身影。而今年,隆陽區“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全程機械化作業的開展,更是減輕了煙農們栽煙的負擔。
眼下正是烤煙移栽的時節,在隆陽區西邑鄉石龍、下壩9000畝集中連片高標準煙田里,聚集了深耕機、起壟機、打塘機等各式各樣的機械設備,助力煙農們移栽烤煙。
魏解煥是西邑鄉石龍村的煙農,一家五口人,母親已經上了年紀,兩個孩子一個外出務工一個還在上學,只有夫妻二人是種煙的主要勞動力。過去人工種煙,兩口子只種自家的兩畝山地和兩畝田地,一年到頭也就一萬多元的收入。土地集中流轉后,兩口子向村里流轉了10畝土地種植烤煙,雖然收入翻了一番,但是一到烤煙移栽季節魏解煥就發愁,整地理墑,起壟打塘,移栽煙苗……處處都需要人手,村里家家搶抓節令,工價高不說,還難請到人,今年實施全程機械化作業后,可把他高興壞了。
隆陽區西邑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達13446畝,土地長期集中流轉1.5萬畝,今年全區“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全程機械化作業就在這里鋪開,用機械化操作代替烤煙生產中最費時費工的環節,大拖拉機深翻土地,一臺拖拉機工作一天作業面積可達20至40畝,一個壯勞力一天只能完成0.5畝,而一臺起壟機每天可以完成8畝,打塘機、蓋膜機也齊上陣,配合人工移栽煙苗,不一會兒,魏解煥的烤煙就移栽出去一大片。
西邑鄉煙葉工作站副站長楊光偉介紹,在烤煙中耕管理時,還有中耕培土機;預防病蟲害,使用的是無人機統一飛防噴灑農藥;在烤煙烘烤時期,不僅有智能化烤房,還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緹熒a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與過去相比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們也返鄉,向村里流轉土地種煙,如今村里涌現出不少種煙大戶。
西邑鄉石龍村黨總支副書記莫濤說:“機械化生產以后,大家可以多種一點烤煙,收入就增加了,也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鄉可以穩定地做一個產業,既提升了的收入,也就近照顧著自己的家庭?!?/p>
下一步,隆陽區將持續加強農機與農藝技術的研究、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推動煙葉生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促進烤煙產業穩定發展、煙農持續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