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移栽,金秋收獲,從小小綠苗到片片金葉,致富的希望在云南曲靖這片廣袤大地上向陽而生。伴隨著煙葉成長的,不僅有雨露和陽光,還有這樣一群“釘”在煙田里的人。
愛動腦筋的“帥哥”
2021年夏末,地處烏蒙山上的熱水煙葉站迎來了一位新站長——夏榮帥,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帥哥”。
20條收購線,23個種煙村委會,7000余戶煙農,65000多畝烤煙,熱水煙葉站的體量在曲靖乃至云南都屈指可數。面對尚未熟悉的工作環境、緊迫的工作任務和職工崗位的調整,他主動迎難而上,放棄周末休息時間,連續一個多月都奔走在田間地頭查看烤煙長勢,摸清各村生產情況,熟悉全站工作情況,并多次與職工深入談心交流,有效地避免了在員工調動以后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夏榮帥指導煙農移栽。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就是夏榮帥干好工作的“金鑰匙”。在工作期間,他觀察到原有的復合肥規格不符合物資兌換實際,地膜的寬度也不能滿足田間的墑高,給煙農生產勞作帶來了諸多不便。在他的帶領下,職工代表團提出的將復合肥的規格改為40公斤/袋、地膜寬度改為1.1米的建議得到了采納。
解決了眼前的困擾,還要解決背后的難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上部煙烘烤難”、“收入來源單一”等“老大難”問題,他率先提出了上部葉4-6片一次性帶莖烘烤模式,切實幫助煙農提高產量,減少烘烤損失;積極探索煙農多元增收模式,籌劃熱水鎮關營村國家局煙區產業綜合體試點,形成烤煙主業穩收、多元經營增收的收入格局,讓煙農的“錢袋子”富起來。
“熱心向黨、水乳交融、互融互通、永創高峰”不僅是掛在熱水煙站黨員之家的黨建品牌,更成為深深植根于夏榮帥行動中的信念。
愛笑的“熱心腸”
熱情開朗、愛笑、脾氣好,第一次見到楊永紅的人都是這樣評價他。就是這樣一位在大家眼里絲毫沒有“架子”的站長,卻為師宗縣竹基鎮的一方煙農們做著實實在在的好事。
年輕壯勞力外出務工、家中勞動力缺乏,成為了竹基村部分農戶面臨的實際問題,但四月移栽的好節令可不等人。在了解到煙農群眾的困難后,楊永紅主動聯系黨支部書記,第一時間帶領支部的黨員群眾走進田間地頭,為困難煙農免費提供化肥并幫助移栽。說干就干,大家擼起袖子、卷起褲腳,走下煙田忙活起來,送苗的送苗、栽煙的栽煙、澆水的澆水、覆膜的覆膜……從田頭到田尾,盡是勞作的身影。看著一棵棵小小煙苗被大家種進田里,一份份希望也種進煙農心里。
楊永紅為貧困煙農免費提供化肥。
5月持續的高溫天氣,不僅煎熬著每一棵嗷嗷待哺的煙苗,也牽動著楊永紅的心。找水源、調水車、拉皮管,成為了他每天掛在嘴邊的高頻詞。在了解到部分群眾反映購買水管難的情況后,他與支部黨員一合計,便自愿出資為困難農戶購買塑料水管7圈,并仔細講解抗旱保苗要領,幫助群眾科學抗旱,看到農戶們的笑容重回臉龐,他也忍不住跟著開心地笑了。
堅守初心的“小虎”
“栽煙就要栽好煙,要栽能讓大家致富的好煙。”谷雨過后的煙田里,這位黝黑且壯實的“小虎”在和煙農群眾的閑聊之中道出了自己的初心。他就是師宗縣煙草公司大同煙葉站站長——趙應虎。
“小虎”是他的小名,也是煙農們對他的親切稱呼。今年38歲的趙應虎不僅有為農服務的“熱心腸”,還有為民辦事的“活腦筋”。
硃砂煙作為曲靖市優質煙葉產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的成功開發為地方煙農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機遇,而大同街道糯白村委會,便是硃砂煙的規劃種植區之一。
起初,硃砂煙的適應性種植并不順利,沒有太多的經驗可借鑒,也少有煙農愿意嘗試,但愛挑戰的趙應虎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選種、移栽、施肥、中耕管理、采烤……諸多的生產環節都與硃砂煙的好壞息息相關,他深夜挑讀著生產技術資料,白天就扎根田間,與硃砂煙種植戶一環一環地鉆研著,相互加油打氣,共同克服困難。一季煙下來,趙應虎和種植戶終于在反復地試驗后,初步總結出了一套適合當地的硃砂煙種植模式,也讓老百姓們看到了硃砂煙背后的經濟價值,紛紛表示要參與到硃砂煙的種植中來。
給人以星火者,必懷火炬。正是靠著這份對職業的敬畏和對群眾的真心,一代代煙草人以“釘”在煙田里的實干精神,守護著片片致富葉,奮力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交響曲。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