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信豐縣煙區已進入煙葉成熟采烤階段。筆者走進信豐縣正平鎮潭口村,看到煙葉種植大戶李澤明正在烤房前忙著編煙,當筆者問起今年煙葉烘烤有哪些變化時,李澤明指著眼前的“小梳子”笑著說:“今年烘烤我用上了‘小梳子’,不僅編煙沒那么累了,烤后煙葉的質量也提高了。”李澤明口中的“小梳子”,其實是近年來信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煙區推廣使用的梳式煙夾。
作為傳統煙區,以往信豐縣的煙農普遍采用傳統編煙方式,將采摘后的煙葉用細繩一片一片綁在煙桿上送進烤房烘烤。隨著煙葉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信豐煙區煙農戶均種煙規模逐步擴大,傳統編煙方式弊端顯現:因擠壓、摩擦導致的烤后煙葉質量下降;煙農需要長時間站立勞動,對體力要求較高。
為適應煙區煙葉種植新變化、解決困擾煙農的編煙難題,2021年以來,信豐縣局(分公司)共計購置了357套梳式煙夾、144臺編煙操作臺,在全縣11個煙葉種植鄉、鎮進行推廣應用,助力煙農降低烘烤成本、減少烘烤損失、提升烘烤質量。
“過去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用煙桿編煙,一天下來手指被勒得生疼不說,還腰酸背痛,十分辛苦。用上‘小梳子’后,編煙不再是什么難題了。把鮮煙葉分好類,平鋪在編煙操作臺上,壓一下壓桿,‘梳子齒’上下一合,一夾煙葉就編好了。兩個人合作,不一會兒就能編完整整一爐煙葉。”李澤明一邊說,一邊向筆者演示。
經測算,一名技術嫻熟的煙農使用傳統的煙桿編煙方式編一桿煙至少需要5分鐘,使用梳式煙夾編煙則只需要2分鐘左右。此外,由于梳式煙夾的夾煙量更大,每座烤房的烘烤量比之前提升了30%左右,烘烤成本降低了20%以上,可有效緩解烤房緊張問題,還可提升烤后煙葉品質。
“事實上,在梳式煙夾推廣之初,我們面臨著煙夾尺寸與烤房規格不一致的問題。”信豐縣局(分公司)煙葉部主任宋斌告訴筆者。煙夾尺寸與烤房規格不一致,會增加煙葉烘烤排濕的難度,還會導致煙葉掉落。為此,信豐縣局(分公司)對烤房進行了改造,通過加強對“同步預熱、低濕變黃”烘烤工藝的應用,探索出符合信豐煙區實際的梳式煙夾夾煙、裝烤、下烤等相關配套技術并傳授給煙農,為梳式煙夾的推廣使用提供了技術保障。
“今后,我們將繼續致力于省時、省工、增效的機械化工具的開發和推廣,不斷解決煙葉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助力煙農減工降本增效,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信豐縣局(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張秋生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