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四川涼山煙區煙農滿懷喜悅采烤煙葉的時節。煙田里、烤房邊,到處可見煙農們忙碌的身影。
“小楊,像這種光照不夠、發育不好、長度小于40厘米的下部葉,烤出來等級不高,所以都要打掉……”7月19日上午,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黎溪鎮河口村的煙田里,“土專家”李開銀一邊手把手指導煙農楊建金采摘煙葉,一邊向其介紹成熟采收標準。
“今年是我第一年種煙,一共種了20畝。幸好煙站派了李老師來,教我技術,幫我管理,這才讓我有了把煙種好的底氣和信心!”楊建金說。
楊建金是一位“80后”新煙農,李開銀則是一位“資深煙農”、煙葉種植的“土專家”。從年初的農家肥堆腐到現在的煙葉成熟采收,李開銀就一直把楊建金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不僅教他技術,還幫忙打理煙田,生怕哪個環節技術沒落實好。
原來,今年以來,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在哪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為誰種煙”問題,針對全市范圍內部分煙農資歷尚淺、技能不高的實際,探索實施了“土專家”幫扶計劃。
“我們重點將目光聚焦于‘資深煙農’,聯合當地煙農合作社,在全市范圍內選拔出124名精通煙葉生產的煙農作為‘土專家’,頒發資格證,為新煙農提供專業化服務。”會理市局(分公司)分管副經理劉挺介紹,“我們通過逐一排查,精準識別出‘會種不會管’‘會種不會烤’的煙農,作為重點指導對象,由選聘的‘土專家’分區域、分類別、分環節對其開展‘一條龍’服務指導。”劉挺說。
在劉挺看來,服務好這些“重點煙農”,也就抓住了提升煙葉質量、促進煙農增收的“牛鼻子”。
為更好地發揮“土專家”在技術幫扶、指導方面的作用,會理市局(分公司)通過“菜單式”培訓、“點對點”授課,不斷提高“土專家”服務技能和水平。同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土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座談,并由煙站根據轄區內煙農需求,統一派遣“土專家”入戶下田開展技術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煙葉烘烤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煙農收入。自7月上旬啟動煙葉采烤工作以來,全市124名‘土專家’在第一時間走進煙田和烤房,為需要幫助的煙農提供成熟采烤技術指導。”劉挺介紹。
有了“土專家”的傾力支持,全市“重點煙農”成熟采摘水平直線提升,之前一直影響全市煙農持續增收的成熟采收和科學烘烤“短板”被補齊,為煙農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年,雖然遭遇了低溫、冰雪、多雨等多種極端氣候,但‘土專家’們按照‘缺什么就學什么,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則,通過田間課堂、專題講堂、微信直播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為煙農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廣大煙農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會理市局(分公司)局長、經理鄧家強說。
會理市益門鎮大磨村煙農徐天銀是一位有著近20年種煙經驗的老煙農,也是會理市局(分公司)今年選聘的“土專家”之一。從七月初到現在,徐天銀每天除了到煙田指導煙農按標準采摘煙葉外,還要到烘烤工場里指導煙葉烘烤。
益門煙站站長畢波說,徐天銀的烘烤技能在當地首屈一指,這次聘請他當煙葉采烤環節的“土專家”,就是看中了他的技術。
“這些‘土專家’不照搬理論,善于用‘群眾語言’指導煙農,效果很好。”鄧家強說,他們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強,深受煙農歡迎。
在會理,廣袤的煙田里、繁忙的烤房中,“土專家”開展精準幫扶指導的場景隨處可見,以往“種得好,管得差,烤得差”的狀況正在逐步改善。
“這只是第一年,以后的日子會更好。”看著剛出爐的金黃色煙葉,楊建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