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天,烈日炎炎。站在紅田村村頭,極目遠眺,千畝碧綠的煙田讓大地充滿生機,美不勝收!紅田村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面甸鎮。近年來,該村以土地流轉入手,破解規模效益難題,大力推動煙葉主業的多元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好。
紅田村者家寨煙農楊家華在專業化烘烤房取烤煙。方芳 攝
土地流轉 “轉”出致富經
“真沒想到,連片化種植確實為煙農省了不少人力、財力。”建水縣燕子普惠煙農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烤煙生產技術員黃平,言語間難掩興奮與激動。他說,在煙葉工作站的指導下,合作社組建了專業化服務隊,在示范區內煙葉生產機耕、起壟、打塘、覆膜以及中耕管理等環節均實現全程機械化服務。
2021年合作社剛剛啟動“土地流轉”時,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連片地的部分村民不愿意參與“土地流轉”,一時間成為推進煙田連片種植堵點問題。
“不能參加土地流轉,合作社每畝地租只給我們1000元,合同一簽就是10年,現在地租雖然比市場價高,但過幾年后其它地租長了,土地流轉價格還不變,這樣還不吃大虧了,大家可不能上當。”一些村民有這樣的擔心。
本就是雙贏的好事,怎么就不愿意參加?那段時間,黃平經常奔走在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就土地流轉地租收益、煙葉種植收益、連片種植降本增效收益、專業化烘烤收益和輪作土地經濟收益進行悉心講解,他還通過分享近幾年自己種植煙葉實現家庭經濟收入增長的經歷,一點點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顧慮。
有了地,就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紅田村委會在發展農業產業時,面臨最大困難就是缺水。因此,保證煙田用水就是煙農關心的頭等大事。為此,建水縣煙草專賣局到得知紅田村委會存在實際困難后,積極向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協調資金,鋪設滴管網道1480畝,產前投入滴管建設29.6萬元,從根上解決紅田村委會農業用水問題。
在建設和完善了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后,再把土地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到煙農手中,同時還有針對性地為煙農開展“栽、管、烤、分級技術”等多項培訓,確保煙葉不僅要長得好,更要品質優。
嘗到土地流轉紅利的紅田村委會上海尾村白雪峰樂呵呵地說:“今年參加土地流轉,種植煙田29畝,烤煙收入12萬元,比去年增加1萬元左右。”
“只有實實在在的讓村民看到土地流轉福利,才能穩定煙農種植信心,現在推動土地流轉不到一年,煙田種植面積就達到了2800畝,黃平服務的煙農就有110戶;連片煙田種植面積1480畝,有煙農75戶,是建水縣燕子普惠煙農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最大的連片煙田種植區。”黃平說。
專業烘烤 “烤”出金葉子
嗚嗚嗚……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25座整齊密集的烤房正在緊張的運轉著。
“煙葉烘烤培訓基地”“清潔能源烘烤示范點”兩塊牌子,掛在專業化烘烤房外最醒目的位置。
智能化烤房控溫器、自動添加生物植燃料的傳送帶、24小時在崗的專業化烘烤技術……只要煙葉送到專業化烘烤基地,就能讓煙葉享受專業化烘烤的星級服務。
“多虧有了技術員,他們每天都會到煙田察看煙葉長勢,并根據長勢通知到我們每戶煙農該采摘烘烤了,以前缺乏相關技術,辛苦種了一年的煙,可能被自己提煙采摘過早或過晚,烤房溫度過低或過高,烘烤時間過長或過短,導致烘烤損壞率過高。現在有了專業化烘烤房,不僅降低了煙葉烘烤的損失率,今年烤出的煙葉色澤好、品質高,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紅田村委會者家寨煙農楊家華,邊打開烤房門,邊指著一桿桿金燦燦烤煙笑著說道。
“專業化烘烤采用生物植燃料代替原有煤炭燃料,實現了用可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重大轉變。”黃平還介紹道。
“以前自己烘烤,一步也不敢離開,只能守望著烤房,隨時關注溫度和燃料情況,生怕一不小心,把煙葉烤壞了;現在有了專業化烘烤,我們輕松了很多,可以把守烘烤時間省出來干其它勞動。”煙農們紛紛表示。
聚焦制約煙農發展“關鍵小事”,努力把煙農關心的難事、心頭事辦好,是建水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寫照。
萬壽菊花 “開”出新生活
放眼望去的萬壽菊花海,“開”出了紅田村委會的幸福花,田間地頭金燦燦的萬壽菊簇擁綻放,村民們穿梭在金色的花海中忙碌采收,呈現一片豐收場景。
2022年,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煙農合作社把萬壽菊作為今年煙田土地輪作的主要農作物。
“紅田村缺水,要不是有滴管網道,每年要把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到運水澆灌這件事上。這回,小小的滴管網道,可算幫了大忙。”黃平說講到。
當前,建水縣面甸鎮紅田高標準煙田示范基地,在完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的同時,推行基本煙田規劃區輪作模式。合作社今年輪作萬壽菊就有600畝,預計收入90萬元左右。
現在的紅田村委會,正依托紅田高標準煙田建設繪制“一片花香一片煙、萬壽菊花托金葉”煙農增收新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