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綠意襲人,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今的貴州畢節市納雍縣厙東關鄉白泥村,猶如人間仙境。
張琴在給烤煙打芽。
一片片縱橫交錯的煙葉種植基地等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又到了收割煙葉的時節。翠綠色的煙葉一片連一片,處處呈現出豐收的景象。煙葉已經全面進入成熟采摘和烘烤階段,煙農們正在田間地頭忙碌著采摘、運輸、編煙、上烤,大家分工合作,呈現出一片豐收勞作的喜人景象。
“看這煙葉成色真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我可是‘半路出家’喲。”一邊采拾煙葉,一邊興高采烈地與記者交談,張琴目光堅定地說道。
全村500畝烤煙中,張琴家就有50畝,整整占了十分之一,當地群眾都稱她為“種煙娘子”。
“我是‘半路轉產’,種煙托起致富夢!”張琴是白泥村委會副主任,曾經對烤煙種植技術一竅不通的她,為何成了今天的種煙大戶?這緣于三年前村集體合作社種植的60畝萵筍、蘿卜滯銷。
2019年秋,厙東關鄉白泥村也像其他貧困村一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流轉土地,種植萵筍、蘿卜共60畝,意在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張琴(左)在家中和工人打包煙葉。
雖然經過精心管護,萵筍、蘿卜都豐收,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影響,所種萵筍、蘿卜全部滯銷,別說給貧困群眾分紅,連土地流轉費都付不起。
望著逐漸老去的萵筍和蘿卜,時任村主任助理的張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脫貧攻堅驗收在即,合作社可以不賺錢,但建檔立卡貧困戶沒有收入,怎么脫貧呀?”
經過再三思量,張琴決定將村集體合作社種萵筍、蘿卜的60畝土地接手種烤煙,再吸納村里的貧困群眾務工,增加收入?!爱敃r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貧困群眾能增收,我不賺錢也無妨?!?/p>
剛開始發展時,多數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認為煙葉經濟效益低,又不能當糧食吃,賣不掉還得自己虧錢,很多人都不愿意種。
作出決定后,張琴白天上班,晚上就到貧困戶家中,動員大家給她家騰土、翻犁、購苗、移栽……一轉眼,60畝地里全種滿了煙苗。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白泥村更是依托“精品烤煙”產業基礎好這一優勢,積極引導農戶根據訂單需求,參與種植,產業從育苗到種植再到烘烤,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村民不僅可以通過種植黃煙實現增收,在烤煙季,還可以到合作社系煙、撿煙,每天收入200至300元。“每畝地純收入在2000元左右,老百姓還可以就近劈煙、系煙葉、撿煙葉,實現了社員增收、老百姓增收、村集體增收的三贏局面,大家都非常高興。”張琴說。
“自己工作忙,丈夫又常年在外做工程,從烤煙移栽到采收烘烤,都是找父老鄉親幫忙?!睆埱偬寡?#xff0c;由于是第一次種烤煙,心里一點底也沒有,只能憑借煙草公司技術員臨時傳授的技術,摸著石頭過河“遙控”管護60畝烤煙。
天遂人愿,最后一片烤煙歸倉后,張琴算了一賬,不僅自己賺了近5萬元,還帶動了全村10余名貧困群眾務工增收。當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明飛家就是受益戶。
白泥村種煙大戶張琴家中,張琴(中)在分揀煙葉。
“這三年來,我和丈夫每年都給張琴家打小工,一年有將近一萬元的工資?!饼埫黠w說。
在張琴的帶動下,白泥村種植烤煙500畝,20畝以上的烤煙種植大戶就有15戶,可帶動300余人就業。常年在外務工的張榮賢也加入種煙隊伍?!翱粗鴱埱俜N煙收益不錯,我也跟著種了40畝,帶著大家一起發展?!?/p>
看著滿屋“黃金”葉,張琴不僅憧憬著今年的豐收,還規劃了來年的打算。“今年烤煙質量好、價格高,肯定能賣好價錢。明年準備把烤煙種植規模擴大,帶動更多的老百姓種煙增收。”
近年來,納雍縣厙東關鄉白泥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的要求,加強煙葉標準化種植管理,加快煙葉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煙葉產業做強做大,把煙葉生產與鄉村建設相結合,努力實現“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目標,助推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