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福建煙區,一臺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穿梭,煙后稻的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煙農們開著三輪車在田間機耕路上等候,隨時準備將稻谷運回去……近年來,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牢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堅持把煙葉生產融入重農抓糧的大格局,把“打造稻煙輪作區”作為發展方向,以煙促稻、以煙穩糧,切實推進煙稻高效協同、產業融合發展。
煙葉和煙后稻都是季節性較強的作物,煙稻輪作可以使兩種作物在生長時間上相互銜接,有效改善土壤生態,增加百姓收入?!胺N煙必種稻,煙稻輪作簡直是‘天作之合’?!爆F在,福建煙區煙農已形成這樣的共識。
建寧縣是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縣,全縣制種面積約15.5萬畝。近年來,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引導煙農全面推廣煙稻輪作,促進煙稻產業融合,實現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雙提升。
為實現煙稻產業高質量融合,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建立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龍頭、以煙農為主體、合作社輔助”的煙區產業綜合體運作模式,充分利用當地優勢產業和設施資源,實現煙葉和煙后產業融合發展。
在產業融合上,強化產業間布局規劃,優化優質稻和稻種品系選擇,引導龍頭企業與當地鄉村對接,實行訂單生產,實現煙葉和煙后水稻的基地化、標準化生產。同時,細化煙葉密集烤房烘干種子技術推廣,出臺密集烤房烘干水稻種子技術規程,為水稻生產保駕護航。2022年,全縣改造密集烤房2400多座,可烘干稻谷1萬余噸。
在稻種銷售渠道上,選擇禾豐種業、天力種業等規模大、技術力量強、資金雄厚的種子龍頭企業,推動煙后制種產業發展。綜合體內煙農按照統一規劃與相對應的種業公司簽訂煙后制種生產銷售協議,種業公司對煙后制種的物資供應、生產過程、技術指導、加工銷售提供一條龍服務。
在制種品牌建設上,成功打造“株兩優”“谷優”等多個煙后稻種品牌。同時,依托龍頭企業,通過線下傳統零售和線上電商平臺將煙農生產的質量符合要求的種子銷往全國各地,保障制種產業市場穩定。
南平邵武市肖家坊煙區今年大力推進煙稻輪作模式,建設煙稻產業綜合體,農業產業穩定、種植效益良好,吸引部分年輕人回村務農。
“今年上半年,我種了20畝煙葉,賺了10萬元,煙葉收獲后種植種稻,又有了8萬元的收入?!闭勂馃煹据喿鞯那闆r,肖家坊鎮22歲返鄉青年林新宇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樣的收入,他很知足。2021年,林新宇受老家煙稻輪作收益高的吸引回鄉務農,如今,他的口袋里終于攢下了“小錢”。
據肖家坊鎮鎮長黃思權介紹,2022年以來,肖家坊鎮在煙葉種植區域內統一規劃,開展以“煙葉+優質稻種植”“煙葉+水稻制種”為主導的煙稻雙優基地建設,實現了農田零拋荒。
同樣,在龍巖煙區,上杭縣廬豐畬族鄉三豐煙區產業綜合體圍繞煙葉和優質稻兩大主導產業,積極探索“雙訂單、雙合同”產業發展模式,綜合體與米業公司合作,通過“定區域、定農戶、定品種、定田塊、定技術標準、定收購標準”和“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倉儲、統一定價、統一品牌”等措施,打造“都瑞康”精米品牌。2022年,全縣煙后稻種植面積近萬畝,預計優質稻產值可達2400萬元。
如此,福建煙區發揮煙葉產業鏈、供應鏈優勢,主動做好配套政策銜接工作,努力推動形成“產業政策融合、生產區域融合、種植主體融合”的產業融合、煙農增收發展思路,水稻、煙葉兩大產業齊頭并進、共同發展,繪就了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