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任務。2022年,重慶酉陽縣烤煙生產堅持“兩穩兩提”:穩煙農、穩面積,提質量、提收入工作目標,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近年來,酉陽縣因地制宜,把煙葉產業納入全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煙草主抓、煙農參與”的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形成“1+9+X”產業發展格局,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縣特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興煙,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
新時代,新舉措。酉陽縣在推進鄉村產業發展路上,結合縣域實情,實行一村一品,成立以煙農合作社為主體,實施煙葉專業化科技服務“三農”,帶動專業農戶增加收入,合作社、技術骨干走進田間地頭,結對幫扶煙農,用實際行動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煙葉長勢喜人
談到煙葉產業,清泉鄉茶溪村煙葉種植大戶劉國權介紹,以前種植煙葉,不懂技術,受山地海拔落差和氣候等條件限制,所有的工序都依賴人工操作,很苦很累。現在縣農業農村委等部門向煙農推薦新型農業科技培訓和幫扶,煙葉種植由粗到細,增產提質,成效顯著。
“種植煙葉投資小,見效快,收入高,去年種植80畝煙葉,收入40余萬元。今年擴大規模種植了100多畝,今年烤煙收入達50萬元。種植煙葉給全家增加收入,還為附近村民在家門口提供了就業增收機會。
“從移栽到施肥、從耕種到收割,我都在這里打工,每年有2萬多元收入,自家的農活也沒耽誤,加上其他收入,與在外面打工差不多。”茶溪村村民陳碧花介紹。
科技興煙穩步提升,推廣生物質能源烤房951座,年減少煤炭消耗7600噸;推廣蚜繭蜂9.79萬畝,年減少化學農藥施用1.2噸;推廣一次成型起壟機具、抱夾打孔器、封口耙、深耕刀具、打頂機具、煙夾等2000余套,為煙農節約用工費用500萬元以上,為特色烤煙產業營造寬松發展環境。
片片煙葉,鋪就致富路
新時代,新產業。 作為曾經的貧困山村,酉陽縣清泉鄉茶溪村的致富路從種植煙葉起步,縣農業農村委把煙葉種植產業引進茶溪村,精耕細種,科學管理。著力實現穩產增質,幫助全村152戶,793人找到了脫貧致富門路。
據了解,劉國權是清泉鄉茶溪村有十余年煙葉種植經驗的大戶煙農,在縣農委工作人員和有關專家的全程技術指導和幫扶下,今年煙葉等級和收入都提高了。他從5畝起步,到今年100多畝,年收入達到50余萬元。劉國權通過種植煙葉讓全家人過上了幸福生活,也帶動村民一起創業增收。
煙葉烘烤
政策扶持,加快煙葉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2年,酉陽縣數智煙葉全面展開,利用數字地圖開展煙田塊精準定位20873塊、測量地塊面積50318畝;建成智慧育苗工場試點示范1個、氣象墑情田間監測站6個、智慧烘烤烤房161座,烘烤損失降低3.2個百分點,增加產值近600萬元;完成3條智慧收購流水線改造,2.6萬擔煙葉實施云上收購。
提升基地單元建設水平,打造“湖南中煙蒼嶺基地+重慶中煙李溪基地”精品基地單元,針對性開展云煙116、云煙105、渝金香1號、改良云煙87和K326等品種示范。
加大對烤煙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統籌涉農整合資金和煙葉稅返還資金,加大煙葉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產業發展保障。今年從全縣涉農整合資金中安排626萬元用于烤煙育苗棚、烤房設施等扶持,用于烤煙產業聯合體扶持688萬元。
酉陽縣全面推廣因地制宜的“煙+糧”或“煙+菜”產業綜合體,實行“煙葉種植保險”模式,由煙草公司統一進行煙葉種植保險投保,保障煙農兜底性收入,鞏固“煙農精分+收購專分”分級收購模式,加強收購環節管控,提升煙葉等級純度,提高農戶收入。
酉陽縣財政按150元/畝標準配套生產扶持資金,全部用于煙葉產前投入和產后等級結構補貼,主要用于土壤保育、優化煙葉結構補貼。其中,80元/畝標準用于平衡施肥(補貼購買芝麻肥、菜籽餅肥和鈣鎂磷肥),70元/畝標準用于優化煙葉結構補貼,有效盤活全要素資源。基礎設施配套資金超過700萬元,為全縣特色煙葉產業創造了寬松發展環境。
目前,酉陽縣煙葉種植面積4.79萬畝,收購煙葉11.5萬擔,單產240斤/畝,每畝平均產值達到3800元。一片片“黃金葉”為全縣山村貧困戶鋪就了一條脫貧增收致富新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