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沿綿延的鄉村公路行駛,窗外,連綿的天麻地向山腳延伸,翠色如畫。
這里是湖北省竹溪縣天寶鄉,素有“蒸盆之鄉”的美譽。
天寶鄉四周環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適合包括天麻等在內的特色產業發展。
圖為煙農正在為煙葉打頂
咋發展?以往分散種植效果不好,當地煙草部門以煙區為主體,土地流轉為抓手,推進規模化種植,打造產業綜合體,村民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村貌新 村民富
46歲的劉陽松種了大半輩子地,一直沒個聲響,自從前兩年“以零換整”,把7畝零散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再從合作社流轉47畝連片土地后,他家好日子來了。
圖為煙農靠養殖蜜蜂進行增收
今年劉陽松種了47畝烤煙,毛收入近18萬。烤煙收了后種上天麻,最近已到采收季。按畝產三四噸、每公斤一塊五算,毛收入能有10多萬。不愿從合作社租地的農民,除流轉給合作社的土地租金外,能到像劉陽松這樣的種植大戶基地務工,每天收入90多塊。
可在過去,大伙日子過得緊巴,每戶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早出晚歸,精心侍弄,到頭來賺不了幾個錢。
零散種植,難成氣候,這也是天寶鄉農業發展的瓶頸所在。
咋辦?蒿壩村按照規定程序,流轉數千畝連片土地,按成本價返租給村民發展特色產業,并提供技術,增加村民收入,帶動當地農業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劉陽松是獲益者,“不管是種烤煙還是天麻,天寶煙葉站都派技術人員指導。”他說。現在蒿壩村的群眾生活越來越好,許多村民靠腳下的土地有了穩定的收入,靠天吃飯的日子再也不會回來了。
產業興 鄉村興
聚焦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把助力天寶鄉農業發展當成事業來做。
天麻只是縮影。多年以來,為做好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天寶鄉流轉土地1350畝,推動烤煙、天麻、蔬菜、蘿卜等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45歲的韓世友本是外出務工,但今年生意不好做,他正愁出路在哪,聽說土地輪作效益好,他來了興致。“合作社免租金提供一季土地,種子、技術也免費提供,又沒風險,這樣的好事干嘛不干!”
今年,韓世友從合作社流轉10畝土地種豌豆。豌豆長勢良好,走進田里,白色的豌豆花星星點點,一人高的豌豆枝干上掛滿豆莢,長勢喜人。
“收成不錯!”韓世友說,第一茬收了2噸,賣了1萬多,估摸著一季能收十幾茬,10畝豌豆毛收入能有差不多10多萬,除去人工成本和土地租金,純收入8多萬沒問題。
放眼整個天寶鄉,這些地里,“樣樣都有,樣樣都不成規模”的傳統種植模式正加快改變,越來越多的鄉村舊貌換新顏。
這樣的策略下,在廣袤的天寶鄉,村貌一新,產業正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