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市全面實施“優質煙葉+優質晚稻”雙優工程農民增收又增糧
堆金鋪牌優質稻米產銷兩旺
既要鼓起“錢袋子”,又要端牢“中國飯碗”!湖南省寧鄉市全面實施“優質煙葉+優質晚稻”雙優工程,將農民的“錢袋子”與政府的“米袋子”結合,縱深推進煙稻融合產業綜合體建設,取得了穩糧增收互利雙贏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效果。
楊哲家庭農場煙稻輪作年收入約60萬元
橫市鎮金豐村煙農楊哲
雖然剛剛30出頭,但職高畢業的楊哲與父親一起種煙足足有10個年頭了。以前是父親當家,近3年交由楊哲接班,他成功申報了年種煙10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并成為一名執證的新型職業農民,2022年將煙田面積由2020年的124畝擴大到142畝。
楊哲所處的農村是丘陵地帶,近年來在楊哲等示范戶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種植煙葉,現在金豐村已成為全鎮乃至全市名列前茅的煙葉種植基地。楊哲的家庭農場實行煙稻輪作,購置了兩臺旋耕機和一臺收割機,將大、中、小型農機設備配置齊全,近年來長期雇請了10多名當地農機師傅和村民做事,每年農場總收入約60萬元。
“實施‘優質煙葉+優質晚稻’雙優工程,讓我的家庭富裕起來了!我特別感謝煙草部門和政府,感謝煙葉和水稻技術人員對我農場的精心指導。”楊哲說,“我會大膽種,為自己,也為鄉親們!”楊哲的農場田地租金和勞務費用,每年要發出約20萬元,其中發放人工費用15萬元,那都是社會效益,利在當地鄉親。
行走在煙稻輪作致富的道路上,楊哲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但他不忘初心,談到未來,難掩激動之情:“我早就聯系好2023年的田土流轉,將在142畝的基礎上,2023年家庭農場煙稻輪作面積擴增到200畝!”
鐵沖村2000畝煙后稻產銷兩旺
橫市鎮鐵沖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萬良
“2022年鐵沖村種植烤煙2036畝,產煙5000多擔。煙后優質稻種植面積從2021年的600畝猛增至2022年的2000畝,80萬公斤堆金鋪牌優質稻米產銷兩旺!”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駐鐵沖村第一書記張萬良說,“2022年我們的優質稻克服天氣干旱等不利影響,畝產達600公斤,產量高出普通稻谷5%左右,種植畝均收益超1300元。”
之所以煙后稻大豐收,張萬良介紹主要經驗是積極推廣“良種+良法”煙稻復種模式,打造優質稻新品種示范基地,助力煙稻產業協同和煙農增收。
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和土壤條件,該村引種推廣湖南省農科院研發的禎香一號優質稻品種,并由省市專業技術團隊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做好田間監測和技術保障服務,按種植管理技術要點在適時播種、稀播壯秧、科學用肥、病蟲害防控、科學管水等環節,由村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把關實施,確保水稻種植高產優質。
張萬良說:“寧鄉煙草指導煙農充分發揮鐵沖水庫等煙草援建水源性工程和塘壩、溝渠等煙基設施優勢,及時蓄水,科學調度,實施田間灌溉抗旱,確保煙后稻穩產增收,讓‘惠民工程’更顯實惠!”
西部山區推進“煙糧雙優”工程
巷子口鎮煙辦主任陶定國
地處寧鄉西部山區的巷子口鎮將曬黃煙產業作為當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2022年我鎮完成曬黃煙恢復種植近300畝并試種雪茄煙50畝,同時推行煙稻輪作。聯花村是煙稻輪作面積最大的,也是效益相對最好的。”巷子口鎮煙辦主任陶定國介紹說。
據了解,按“黨員村干部出資、農戶出勞動力”的方式,聯花村老黨員、村民小組長羅學華2022年帶頭率先落實種煙40畝,勇當“曬黃煙大戶”。當年聯花村經濟合作社花8萬元建設了6個大棚,每個長40米、寬8米,還添置了價值數萬元的曬折。雖說第一年種煙投入大一些,今后大棚和曬折都可以照常使用,成本會更低,效益會更高。2023年,該村計劃種植曬黃煙200畝并全部實行煙稻輪作,通過產業帶動能讓當地勞動力就業增收100萬元以上。
“我們引導煙農科學種煙種稻,全力推進‘煙糧雙優’工程。2022年全鎮31戶煙農中有263畝煙稻輪作,畝均煙葉收購金額3441元,畝產稻谷300多公斤、畝均稻谷收入約900元,煙稻畝均總收入超過4300元。2023年全鎮計劃‘煙稻’輪作種植面積增加到800畝,生產優質煙葉2800擔、優質稻谷48萬公斤!”陶定國說,“我鎮計劃設立優秀職業煙農獎,在種植曬黃煙2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中,評選50%的優秀職業煙農,每戶獎勵1000元;根據煙葉送售產量情況,評選30%優秀普通煙農種植戶,每戶獎勵500元。”
推廣煙后稻機械化種植模式
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心農機事務部部長陳紫高
“我認為,推廣煙后稻機械化種植模式很有意義,一是有效應對糧食安全風險;二是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的戰略目標;三是助推糧食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品牌化、法制化’;四是提高煙農經濟效益。”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心農機事務部部長陳紫高如此道來。
“機拋秧前期生長啟動快、穗數足、產量高,具有穩蔸快、返青快、分蘗早、有效分蘗多、封行早的特點。特別是有效穗多,機拋秧比機插秧產量高出每畝50至150公斤,比直播產量高出每畝100至200公斤。”作為農業專家,陳紫高詳細講述了機拋秧的優勢,“機拋秧將晚稻全生育期往前推,有利于煙稻搭配,降低寒露風危害,一般提早5至10天成熟收獲,可有效避開寒露風。而且節約成本,有利于化肥和農藥減施。由于群體通透性好,通風透氣,抗病能力強,至少可少打一次農藥。煙葉采摘完畢,耕田以后即可拋秧。晚稻立即穩蔸生長,可控制雜草生發,減少除草劑施用。通過提高拋栽密度,減少化肥施用。”
他還補充說:“由于通風透氣,少用化肥,生長前期有水管理,可有效降鎘,提高稻谷品質。值得一提的是,不用田等秧,即耕即拋,有利農忙時節耕田機具的調度。從技術角度看,機拋秧效率高,拋栽行數達到13行,比機插效率高出1/3以上,平均每天可拋50至55畝。”
繪好寧鄉煙區產業綜合體藍圖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德輝,市煙草分公司副經理張慶富
“寧鄉煙草通過約3年時間對煙區產業綜合體進行規劃建設,結合鄉村振興相關項目建設,最終將打造美麗煙區、生態煙區和宜居煙區。”市煙草分公司副經理張慶富在接受采訪時介紹。
我市全力推進基本煙田永久保護工作,目前全市已劃定基本煙田保護區5.6萬畝,涉及烤曬“兩煙”13個鄉鎮的73個行政村。寧鄉煙草繪好煙區產業綜合體藍圖,突出農民增收,2021年喻家坳鄉高田村已率先進行煙區產業綜合體規劃建設示范,2022年全市又新增4個示范片進行大力推廣,各種煙鄉村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統籌糧食與煙葉產業發展規劃,今后將進一步推進煙稻輪作。
2022年11月,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的高素質農民教育煙稻輪作專題培訓順利開班,全市70名煙農參加了為期五天的培訓。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德輝介紹:“這次培訓采用‘專家授課+典型煙農經驗分享+現場觀摩’相結合的全脫產培訓方式,為煙農宣傳講解鄉村振興時勢政策及直惠煙農(糧農)政策,推廣新農機、農用無人機使用,分析煙葉等級效益與市場需求情況,重點指導煙稻輪作土壤改良、煙葉烘烤提質降損、煙葉防災救災與水稻機拋等方面技術。”
“寧鄉煙草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省市局關于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工作部署,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積極發揮煙稻輪作種植制度優勢,出真招、出實招,推進煙稻產業融合。”張慶富表示,“我們將以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寧鄉煙葉生產組織化優勢,以村集體、合作社、煙葉家庭農場為經營主體,積極指導開展煙后稻品牌創建、規模種植和加工銷售,并借助‘湘村636’加盟終端的品牌優勢、平臺優勢和流量優勢,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和農民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