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的就是好,自從用上新能源電烤房,省時省力還省錢。”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東華鎮蓮華村村民李金龍笑呵呵地說,在他身后,去年新建成的30座電烤房整齊排列著。
在東華鎮,新能源電烤房可幫了大忙。為提高土地利用率,這里的土地常年辣椒、玉米、大粒蠶豆、烤煙等輪作,既保證“口糧”,又有經濟作物鼓“腰包”。
蓮華村里整齊排列的新能源電烤房。人民網 蔡樹菁攝
“但是每年7至9月烤煙葉的時候,太熬人了。”李金龍說,以前都用煤烤房,烤一爐煙葉要8天,每3小時加一次煤,他和妻子24小時守著,3個月下來倆人都瘦上一大圈,“一不小心火候沒掌握好,那爐煙葉就廢了。”
了解到農戶的煩惱,2022年7月,楚雄州煙草部門投資195萬余元,加上政府補貼,總投資300余萬元,在蓮華村建成30座新能源電烤房。
“煤烤爐的手藝很成熟了,這電玩意兒能靠譜?”李金華既是農戶,又是蓮華村委會黨總支書記,他帶頭試用。
烤第一爐煙葉那天,大家伙兒都來圍觀。一桿桿綠油油的煙葉排排放進電烤房,村委會聘請的專業烘烤師在手機上設置好溫度、濕度等參數,這期間電烤房會自動加溫、減火、排濕,過上8天,一爐黃澄澄的煙葉就出爐了。“烤出來的煙葉不僅品質好,折損率還低。”李金龍一臉高興,“最好的是不用一直守著,我和媳婦兒終于不用24小時值守了!”
用上新能源電烤房,李金龍還感受到新能源的優勢。“以前烤一爐要800至1000公斤煤炭,每天要騎個三輪車去拉,電烤房只用電,每爐能節約成本300到500元左右。”李金龍補充說,他家里種了20畝,2022年較往年增收2萬多元。
新能源電烤房不僅省時省力省錢,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和粉塵等污染物的零排放。“以前煤烤房里走一圈,身上都是灰,現在用上電烤房,衣服都干凈了許多。”李金龍說起新能源電烤房贊不絕口。
去年,東華鎮的30座新能源電烤房的收入,被納入村集體經濟,用來打造綠美鄉村、改善人居環境。
“現在電烤房很受歡迎,今年我們還要增加10座,烤煙季結束后,還能把辣椒、食用菌也烤起來,我相信日子會越過越美!”李金龍笑瞇瞇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