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新寧煙草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煙葉‘1134’發展思路”,緊扣“穩定煙農、培育煙農、煙農增收”三大重點課題,全力穩固煙葉發展基礎。2023年種植主體同比增加122戶,同比增長20%。
網格管理,壓實責任,明確任務目標
?網格員指導育苗工作
網格員指導移栽工作
按照“任務分配到個人、人員定位到網格、服務對接到農戶”的模式,實施煙葉網格專項管理,合理劃分工作網格,網格員也是生產發動員,將煙葉生產的管理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將新增煙農數量、新型種植主體數量、8090后新生代煙農數量等指標層層分解到網格,并與網格100%績效工資掛鉤,全員全程全域落實好網格“包干式”服務。
用心用情,盤活存量,穩定職業煙農
收購尾期收好收盡每一片有價值的煙葉,按時兌現產前投入;鎮村干部和網格員用真心、動真情100%走訪每一位煙農,了解煙農收益情況,詳細講解煙葉種植方面的政策,協助解決土地流轉、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振煙農信心,解決后顧之憂。制定《職業煙農培育工作方案》,對所有煙農的種植面積、合同履約率、上等煙葉比例、技術落實到位率等情況進行考評,讓長期穩定種植的煙農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倡導鼓勵煙農真正把煙葉種植當作職業,努力促進邵陽煙區煙葉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分類施策,引入增量,培育新型煙農
協同縣煙辦、鄉鎮,開展“迎鄉賢 振鄉村”煙葉產業發展懇談會50余場,宣傳種煙保險、產前投入等利好政策,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和老板回鄉種煙創業,拓展新型種煙主體。整合全縣煙技專家和骨干力量,組建煙技服務專家團隊,加強技術“本土化”和“疑難雜癥”會診;培養講解員、宣傳員、新媒體制作員等,介紹多年優質高產煙農實用技術,破除新手煙農不懂技術、不敢種煙的顧慮。制定《煙農分類管理辦法》,解決煙農群體生產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依據種植規模、畝產值、煙葉基礎設施、誠信度、年齡、種煙年限、文化程度等情況將煙農細分為四類,對技術服務人員和煙農進行“逆向匹配”,由最擅長該階段的技術員為最缺乏該階段技術的煙農提供定向服務,提高服務指導匹配度和有效性。積極探索由村、社經濟組織和招商引進社會資本作為煙糧一體種植主體及小農戶“托管”模式。
以煙為主,多元經營,促進煙農增收
堅持把煙葉作為煙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穩定鞏固產業發展成果,為煙葉產業發展制定好政策,配套好技術。同時圍繞產業綜合體建設,持續鞏固煙葉產能,穩定主業增收,依托 “數字煙田”建設項目的推進,有效推動土地集中連片經營,積極推動育苗棚、烤房等設施綜合利用,全面推進“煙葉+”多元產業發展,做優做強“煙葉+水稻”“煙葉+旅游”等產業,逐步形成了煙區多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多元增收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提升產出效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