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小田塊變成了連片大農田,有了機耕道,拖拉機可以快速方便地進田深耕!”近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黎溪鎮中廠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推土機、挖掘機輪番上場,鏟平蜿蜒交錯的田埂,推開土壤表層的熟土,填平高低不平的地塊,而后,穿梭的卡車將熟土均勻回填到已經平整好的土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引得該村煙農肖吉坤駐足觀看。
“整治后,這片田保準好種好管好收。”中廠村黨委書記鐘興祥笑著對肖吉坤說,“肖老哥,平整土地是第一步,溝渠、機耕道、水池、管網、提灌站等配套設施很快就跟上,咱們的農田種上稻子就會優質高產,栽下煙苗肯定優質穩產。”
據鐘興祥介紹,今年會理市財政投入1600萬元,在中廠村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8500畝,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第三方單位具體實施,對破碎、不連片地塊、坡地、丘陵煙田進行宜機化改造,并綜合配套溝渠、道路等基礎設施,推動輕簡型農機相適配,幫助煙農減工降本。
肖吉坤家里的耕地被納入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根據相關政策,項目建設完成后,村里將根據原有土地情況進行耕地再分配。
“村里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如果有空閑的土地,我打算流轉過來多種幾畝煙葉,今年肯定能有好收成。”肖吉坤說。
肖吉坤的信心源自會理高標準農田整治的成果。據統計,近三年來,會理市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糧食作物每畝可增收約33公斤,蔬果經濟作物每畝可增收約76公斤。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2021年以來,會理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構建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推動把煙葉產業納入大農業發展體系、納入重農抓糧大格局,聚焦煙糧輪作,完善保護制度,完成基本煙田與“三區三線”國土空間規劃并軌及19個種煙鄉鎮(街道)的電子地圖標注,實現“市—鄉—村—組”四級協同聯動保護,實現煙田“一張圖”管理。
硬件過硬,軟實力也不能忽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后,對于重合疊加的基本農田和基本煙田,當地相關部門還將牽頭整合煙草部門各項資源,重點補齊土壤改良、綠色防控等農業現代化管理短板,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進煙糧協同,實現高效、融合發展。
高標準農田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
會理煙區通過相關部門、煙草公司、科研院所和合作社共建,將綠色生產等技術、專業化托管服務等應用到高標準煙田管理中,在作物選擇上突出當地特色,在耕作制度上推動“種煙穩糧、抓煙促糧”融合發展,在發展模式上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在隊伍建設上大力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培育產業發展“領頭雁”,在技術服務上開展“送技下田”。在發展煙葉產業的同時,他們積極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真正實現增收于技、藏糧于技。
“耕種管收機械化、種養育改一體化、種法技態優良化、套輪間作復合化,我們煙區產業綜合體現有輪作、換茬、套種等循環種植模式,良種良法良技良態生產模式都可以推廣到產業發展中,煙區糧煙菜多元化產業小鏈條對接全市農業發展大鏈條,這將進一步鞏固煙區現代化農業發展根基,為現代化煙草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對于健全完善煙區產業鏈,會理市局(分公司)局長、經理鄧家強如是說。
“種糧種煙種菜都方便,質量有保障,日子越來越有奔頭。”肖吉坤對未來充滿信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