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煙葉種植的關鍵。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煙草專賣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耕好一畝田、施好一袋肥、栽種一株煙、回收一張膜、烤好一片煙”的生態理念,保土質、降農殘、促環保、重生態,全面構建綠色煙草生產體系,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讓“綠色”成為煙葉產業發展的底色。
綠色種植,讓煙葉吃上綠色“營養餐”
好土種好煙,這話一點不假。近年來,會昌煙草在土壤保育上做足功課,秉承綠色生態種植理念,改良土壤性質,實行煙田輪作,平衡施肥配方,推廣生物質肥料、有機肥應用等,為煙葉種植保住“根基”。
近年來,結合“煙糧協同、集中連片”的工作要求,全縣加快了各產區種植結構的調整,種植土壤堅持用養結合,利用煙稻輪作、煙蓮輪作,增強土壤地力,同步提升了抗病能力;
會昌煙草還通過補貼、指導農戶拋撒生石灰對種植土壤進行改良,有效改善土壤酸堿度,同時與縣農業農村局合作開展測土配方,建立土壤養分數據庫,結合自身開發的新程施肥工具,根據土壤性質定制施肥配方,避免了煙農盲目施肥,有效控制肥料用量及氮素含量,提高了作物產量的同時,降低化肥用量、減少農田污染。
此外,會昌煙草通過各項試驗示范項目,大力推廣生物質肥料、有機肥等綠色肥料的應用,激活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躍率,克服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空氣通透,真正讓煙葉吃上綠色“營養餐”。據統計,今年會昌縣共種植煙葉2.15萬畝,改良煙葉種植土壤2.15萬畝,有機肥推廣1.1萬畝,均衡施肥配方推廣應用率達100%,畝施純氮有效控制在9.5公斤以內,大幅提升了煙葉的品質和種植效益。
會昌縣站塘鄉連片煙葉種植
綠色防控,構建煙區生態屏障
“吳站長,這個滅蛾器真有用,一晚上抓了不少蛾子,煙有保障了?!闭咎拎l羅坊村煙農羅永華開心地分享到。
“早在一個月前我們推廣使用黃板、誘捕滅蛾器的時候老羅還將信將疑,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田里病害少了,節省了不少打農藥的錢,對效果也稱贊不已?!睍h站塘煙葉工作站站長吳名淞說道。
近年來,煙葉病蟲害已成為危害煙葉生產的“頭疼病”。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要求結合現代煙草農業GAP,會昌煙草大力推廣以黃板、誘捕器、殺蟲燈為主,低毒農藥噴施為輔的全方位、多角度煙草病蟲害防治技術體系,現已初具成效。
“這種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低毒農藥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病蟲害防治的成本投入,減少了農藥殘留污染,全縣共推廣面積6000余畝,畝均化學農藥使用量較以往可減少40%以上,病蟲害損失率低于8%,無農藥殘留超標。為構建生態型現代煙草農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睍裏煵轃熑~部門負責人廖小林說道。
會昌縣周田鎮黃板、誘捕器、殺蟲燈多維一體煙葉綠色防治
綠色回收,注重綠色生態循環
配色膜在煙葉生產的廣泛應用、效果顯著,但無法短時間降解,成為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之一。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產業的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
多年來,會昌煙草通過微信、告知信、培訓會等形式,大力開展地膜回收政策宣傳,引導群眾充分認識廢舊地膜對農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強化群眾的環保責任意識,提升撿拾的積極性。與回收廠商聯系,科學回收,無害化處理,形成循環再利用。
“以前種煙,田坎、路邊到處是地膜,看著就惹人厭。這水溝都不知道被這膜塞了多少次,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清理。自從地膜統一回收了,情況好多了,煙草專賣局辦了件實在事?!敝芴镦傞L江村劉書記說道。
2023年會昌縣全面開展煙用地膜回收工作,共回收煙用地膜15.75萬公斤,進一步減少地膜殘留和固體污染,用實際行動讓農村“靚起來”,讓農業“綠起來”。
綠色烘烤,實現經濟、生態效益雙贏
“以前烘烤用煤的時候,要一直守著爐膛加煤清灰,煙熏火燎,弄得全身是灰,關鍵是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現在改生物燃料機后,半夜訂個鬧鐘起來觀察一下就行,燃燒灰燼少,工作起來簡便干凈不少。”小密鄉蓮塘村烘烤師鐘石長說道。
近年來,會昌縣推廣新能源烤房改造729座,全縣近70%的烤房用上了經濟環保的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煙葉烘烤更精準高效、節能環保,煙葉烘烤質量明顯提高,減工降本成效突出。據測算統計,生物燃料機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噸/座,節省人工、燃料成本2000元/座,全縣煙葉烘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832噸,戶均提升烘烤受益6700元,真正實現經濟、生態效益雙贏。
下一步,會昌煙草將引進更加環保適用的新能源烤房,積極探索降本增效、綠色烘烤新模式,朝著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標邁進。
這些僅僅是綠色生產的一個縮影,綠色發展任重道遠。今后,會昌煙草將以實際行動踐行“雙碳”戰略,推動煙葉生產向“綠色、生態、安全、優質”方向發展,讓“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成為煙葉新名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