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小苗移栽后覆上農膜,是為了增加地溫、防止凍害、提高成活率,根據我的經驗,一周左右扣開農膜讓煙苗露出地面后,必須把扣開的空洞四周用泥土壓實,不能留出空隙。這樣能避免跑風,農膜密封能起到繼續增溫、保墑、預防病蟲草害的作用”。
5月7日,在方城縣博望鎮司洼村的連片煙田里,剛剛移栽的煙苗被捂在雪白的農膜里,五六個煙農圍攏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聆聽“老煙筋”張元兆傳授“真經”。
“這幾年,每到煙田管理的關健時期,附近的種煙戶都會不約而同地找張元兆問經驗、取真經,他們都知道跟著老張種煙葉、年年都能奪豐收。”司洼村黨支部書記董保良說:“黨中央提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只有產業振興才能讓群眾多掙錢。看著老張種煙能賺大錢,群眾的積極性可高了,今年我也跟他合伙種起煙葉了。”
今年57歲的老黨員張元兆從2001年開始種煙葉,多年來,他始終堅守“有利沒利常在行里”的古訓,他說:“咱農民都盼政策好,如今有了好政策,黨叫種煙咱就種,還要學習新技術,保證戶戶都增收。”20多年來,只要政府舉辦培訓班,他都第一個報名參加,在煙葉單行起壟、小苗移栽、覆膜增溫、病蟲害綜合防治、配方施肥、煙葉烘烤等新技術運用中,他都先學先試,一絲不茍,還善于總結經驗,找出煙葉管理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自行探索解決辦法,他自行研究出苗期漏管灌溉、土農藥熬制、封膜三防(防跑墑、防病蟲、防草荒)等新方法,既便于操作,又省錢省工,誰用誰受益。其中,土農藥熬制及配方正在全鎮推廣。
張元兆從種煙中嘗到了甜頭,去年他種的28畝煙葉畝均收入6300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張元兆注重樹立共產黨員的形象,每逢有人找他領教,他都把掌握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鄰們。平時一有空他都會到各家的煙田里轉一轉、看一看,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群眾對癥施治,減少損失。凡是按照他掌握的技術搞煙田管理,戶戶都獲高效益。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引路。去年,張元兆受到鎮黨委政府的表彰獎勵,并讓他登臺傳經驗。在煙葉面積落實中,鎮里召開現場會、技術培訓會,專門讓張元兆這位“老煙筋”、老先進談經驗、講技術,由此調動了群眾的種煙積極性。今年,博望鎮司洼村、朱莊、董莊村、楊莊村又發展煙葉700多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