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劃破天空,暴雨傾盆而下,日前,忙碌了許久的羅祖江終于迎來了短暫的休息。
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羅祖江收拾著桌上的雜物,看著兩個兒子在一旁認真寫著作業,廚房里的妻子和母親正忙碌著準備晚飯。
燈火閑坐,家人可親。從前一家人聚少離多,如今家人在身邊,看著溫馨的畫面,33歲的羅祖江臉上露出了笑容。
“困”出來的新機
2020年年初,疫情暴發,本想外出務工的羅祖江被“困”在了老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六寨鎮雅隴村。看著母親鬢角的白發,兩個兒子稚嫩的面孔,在外務工10余年的羅祖江萌生了留在家里的想法。
在家能做什么呢?種稻、養豬、打零工,這些都被羅祖江一一否決,“種煙”兩個字浮現在了他的腦海里。
妻子蒙燕梅對種煙不甚了解,她仍想著外出打工。當羅祖江與她仔細分析種煙的優勢后,夫妻倆最終決定接過母親的擔子,接管家里的15畝煙田。羅祖江說:“種煙有補貼,投入成本低,又有技術指導,收入還穩定,我決心試一試。”
種煙伊始,遇到不懂的,他就向煙站技術員羅傳東請教,從育苗、起廂、蓋膜、移栽、培土、施肥、打藥、采收再到烘烤,把種煙的技術一樣一樣學到手。
一個煙季下來,羅祖江的臉龐逐漸變得黝黑,雙手也磨出了繭子,但是看著剛剛烤出來“金葉子”,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祖江是我們第一個回家種煙的‘90’后,腦子很靈活,能很快接受新知識?!绷療熣菊鹃L吳振華介紹,羅祖江是他的重點關注對象,他看著羅祖江一路成長,從種煙“小白”變成了煙葉生產小能手。
“我們根據制定的《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方案》,對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指導,解決煙農不會種煙、種不好煙的問題。”羅傳東說道,“例如煙廂高度、煙株株距調整,羅祖江都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方案要求,種出來的效果好?!?/p>
“種煙要有耐心、細心,因為工序繁瑣,要抓好每一個生產環節,技術員怎么指導就怎么干,把技術措施都執行到位,才能種好煙、烤好煙、賣好煙?!绷_祖江介紹道。
種煙收入可觀,羅祖江的心也定了下來,決定當一名“鐵桿”煙農。15畝、25畝、40畝、80畝……他逐漸擴大種植面積,購置了起壟機、培土機、蓋膜機等農機,走上了機械化生產道路。
“老一輩種煙很辛苦,以前我爸媽一年最多種6畝,我今年種到了80畝,機械化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明年我還想擴大面積咧?!绷_祖江說道。
種煙收入逐漸提高,也了卻了羅祖江的一樁心事。2022年,他拿著賣煙的收入,重新裝修了家里的房子,锃亮的瓷磚墻面、明亮的客廳、嶄新的灶臺、智能的電器……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母親和孩子臉上的笑容更多了,這是羅祖江原先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以前在外打工,錢都是剛好夠用,孩子長大、母親變老,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也不知幾時能有錢裝修房子?!绷_祖江說道,“回家種煙又能陪在家人身邊,還把房子裝修了,比在外面好多了。”
“種”出來的幸福
一開始,選擇回家種煙的羅祖江并沒有得到朋友們的理解,不少朋友十分疑惑,為什么他不留在大城市打拼,而要選擇回家當一個農民。
羅祖江也曾動搖過,但隨著種植面積擴大、收入上漲,看到政策越來越好,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煙草公司做好了新能源烤房技術改造、引進了低碳節能先進烘烤設備、強化了生產必備設施保障,還積極爭取了鄉村振興產業獎補政策,積極為煙農‘減負’?!绷_祖江說道,“南丹縣黨委政府在‘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產業獎補政策中明確提出,對種煙土地流轉、冬翻、蓋膜等環節給予補貼,我的種煙信心更足了。”
有羅祖江為90后煙農“打樣”,如今六寨鎮的90后煙農逐漸多了起來,如羅磊、羅祖純、羅祖歡、羅祖幸,這些年輕人都回到了家鄉種起煙葉。
每當提起羅祖江時,幾位90后煙農都是贊不絕口。
“我看到江哥種煙收入不錯,能在家陪伴孩子成長,我也決定留在家鄉種煙。”今年27歲的羅祖純說道,“剛開始種煙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我都是和江哥一起討論解決的。平常不管多忙,只要一個電話,他都趕來幫忙?!?/p>
原本羅祖純在外務工,看著去年母親背著孩子去種煙,雙肩勒出了痕跡,小孩的臉也曬得干裂,想到羅祖江在家種煙也有一定收入,他也萌生了留在家種煙的想法。
“看著祖江種煙收益不錯,我也跟著種了60畝,跟著大家一起發展?!背D暝谕鈩展さ牧_磊也加入了種煙隊伍。
“今年種煙收入好咧,又想明年后年種咧……”這是羅祖江與村里的90后煙農一同跟著村里的老人學唱的當地特有的山歌,他們身穿壯族服裝,把酒言歡,一同討論著今年的煙葉生產工作。
“我們幾個人年輕人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怎么種煙,有什么新的技術都一起學習。”羅祖幸說道,“在外打工也沒有攢下錢,種煙有收入,心里也踏實點?!?/p>
如今,這幾位90后煙農的種植煙葉面積將近300畝,他們還計劃著探索聯合開辦家庭農場,擴大生產規模,推動產業多元化經營。
“現在煙草公司與地方政府、煙農專業合作社等引導煙農發展‘煙葉+水稻’‘煙葉+蔬菜’‘煙葉+黃豆’‘煙葉+高粱’等一系列多元發展模式?!绷_祖江說道,“我們幾個年輕人也想抓住機會,煙后種植水稻、黃豆、高粱,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種植青蒿、甘蔗等,形成多元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農村家庭產業綜合體。”
“拉線起壟忙移栽咧,人人都有好技術咧……”山歌還在繼續唱著,他們也在歌聲里展望著美好的未來。
羅祖江(左)在煙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展苗床管理工作。潘棉純攝
90后退伍軍人羅祖歡在用機械翻耕煙田。王遠富攝
90后煙農羅祖純在起壟待栽。雷鈞攝
90后退伍軍人羅祖幸在搬運有機肥。王遠富攝
點擊視頻,觀看返鄉90后煙農的故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