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是行業發展之基,質量是煙葉生產之本。如何持續推動煙葉生產質效提升,讓每一片煙葉都成為助農增收的“黃金葉”?
近年來,四川瀘州煙區緊跟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立足當地“中小規模”“復雜地形”等特點,聚焦技術和管理兩大重點,著力推進“技術集成化、生產綠色化、機藝宜煙化、管理數智化”協同發展,應用現代化技術與生產方式驅動煙葉產業減工降本、提質增效,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宜山地煙區的煙葉發展創新轉型道路。
技術集成實現科學種煙
落實好技術,是種出好煙葉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瀘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生產方式轉型,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僅2022年就開展煙葉方面科技項目近30項,其中24項獲專利授權,2項獲省部級獎項。
“取得創新成果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成果落地應用,為此我們搭建了創新成果科學評估和推廣機制,最大程度讓技術落實到煙葉生產各個環節。”瀘州市局(公司)煙葉科科長夏春說。
為了將先進適用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瀘州煙草根據本地區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土壤成分特征,因地制宜推廣使用“以膜調水”“水肥一體”“帶莖砍烤”等新型適用技術,構建起“壯苗培育、精細田管、科學采烤、防災減災”四大技術集成體系,保障育苗、移栽、田管、采烤等各環節關鍵技術落地見效。
僅針對提高上部煙葉利用率一項,瀘州煙區就先后推廣試行了“4~6片帶莖砍烤”“單葉帶小莖”一次性砍烤等采烤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部煙葉可用性低的“老大難”問題,提高了煙葉生產質效。
綠色生產保障安全種煙
綠色,是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人底色。
瀘州煙草堅持面源減排、植保減害、烘烤減碳“三減”要求,聚焦田管、植保、烘烤三個環節,全過程發力,做實綠色防控這篇文章。
在煙葉生產初期,瀘州煙草將廢舊地膜回收工作納入對基層站點的專項考核,及時督促指導煙農100%清理回收地膜,倡導循環農業、實現清潔生產,持續改善煙田土壤及周邊環境。
針對煙葉病蟲害防控,實施物理防控為主、生物防治優先的“綠色防控工程”,高標準打造兩萬畝綠色防控示范區,綠色防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越來越顯著。
“以前每到‘團棵期’,各種害蟲就開始出來吃煙葉了,現在通過使用蚜繭蜂、瓢蟲、蠋蝽等生物防治手段,不僅病蟲害變少了,產出的煙葉也更好更安全了,‘以蟲治蟲’效果真不錯。”看到煙技人員在煙田里投放蚜繭蜂,古藺縣大寨鄉大寨村煙農李萬強高興地說。
在烘烤環節,瀘州煙草積極響應節能減排的要求,推廣清潔能源綠色烘烤,建成并投入使用新能源烤房2000余座,開發利用頁巖氣這一本土化能源,試點探索天然氣烤房技術,同時,協同地方黨委政府建設生物質燃料工廠,利用廢棄秸稈、木料殘渣等制造生物質燃料用于煙葉烘烤,實現廢物再利用,讓煙葉烘烤輕松便捷、節能減排。
機藝融合助力輕松種煙
農機農藝融合是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基礎工作,也是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必然選擇。
瀘州煙草針對山地煙區地形特點,篩選、推廣各類適用中小型農機具,持續優化煙葉農藝標準,分類搭建18個農機農藝融合標準體系,不斷提升農機農藝利用水平,切實推進煙葉生產向高效作業、輕松種煙邁進。
同時,瀘州煙草堅持硬件配置與服務提升并重,依托煙農合作社主體,創新開發“瀘葉智耘”一站式服務平臺,試點開展農機專業化服務“外賣式”下單,為煙農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農機作業服務。
“現在種煙可比以前省心多了,合作社的機械配置齊全,專業化服務也到位,我們只需按需求在手機上下單,就能享受又快又好的服務。”箭竹鄉團結村煙農熊文才對當地的煙葉生產農機服務體系非常滿意。他家去年種了40畝煙葉,通過申請農機服務節省了不少時間和人工成本,讓他對今后的煙葉種植更有信心。
數智轉型推動高效種煙
瀘州煙草順應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積極探索智慧煙草農業建設。
著眼生產收購全過程,瀘州煙草落地運行四川省煙葉一體化平臺,實現“合同管理、生產收購、倉儲物流、質量追溯”全鏈條看板管理;為進一步規范煙葉收購秩序,應用實時對講視頻監控系統,全時段監控收購現場,發現問題時主動介入、及時糾偏,實現煙葉收購“零投訴”。
此外,瀘州煙草還試點使用無人機“測畝數株”,夯實種植面積,安裝智能烘烤控制儀,促進烘烤便捷化,構建農機信息化檔案,實現智能提醒,把數字化轉型要求落實到田間地頭。
“沒想到大農業生產會有這么多實用的‘高科技’手段,現在開展生產管理方便又高效,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大寨煙點煙葉技術員袁汝坤感嘆道。
“十四五”以來,瀘州煙草持續推動煙葉生產轉型升級,在實踐中邁出“提質量、優供給”的堅實步伐,煙葉上等煙比例突破60%大關,原料供需矛盾逐步緩解,“瀘葉醇”煙葉品牌美譽度持續提升。
“煙草農業現代化必然是技術創新、專業高效的現代化。瀘州煙草將加快煙草農業現代化步伐,走好煙葉質效提升之路,努力讓‘瀘葉醇’煙葉的香氣飄揚遠溢。”瀘州市局(公司)分管煙葉的副經理顧勇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