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午時分,天上飄著小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大槽鄉大槽村,村民吉比土呷一口蕎饃饃一口菜湯,身旁堆滿了烤得金黃的煙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蕎麥、蔬菜、煙葉,都出自他自家的15畝土地。
在大槽村,像吉比土呷這樣的村民還有不少,他們在地方政府和煙草行業“糧煙融合”發展模式的助益下,用勤勞的雙手把自家土地“融”成了一個個“聚寶盆”,不僅充實了“糧袋子”,還豐富了“菜籃子”,更鼓起了“錢袋子”。
然而,幾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光景。當時,村民大多只種烤煙,而部分村民輪種的蔬菜、蕎麥等因缺乏銷路難成規模,導致優質土地浪費。2021年起,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正式對口幫扶大槽村,與地方政府攜手構建產銷一體服務保障體系,加快推動“糧煙融合”發展。
不到2年時間,大槽村就大變樣。2022年,全村打造了千畝“煙+蕎麥”“煙+蔬菜”融合產業發展帶,種植秋蕎麥700畝、產量119噸,冬蔬菜300畝、產量900噸,實現直接增收1200余萬元。糧煙輪作實現了肥效的充分利用,達到了改善土壤、提高產量的目的。
在“糧煙融合”新風的引領下,擺脫貧困不久的大槽村村民更有干勁,大力發展起養殖業。“今年我家種植14畝烤煙,養了5頭牛、172只羊。”村民吉比爾色說,蕎麥、蔬菜全是寶,蕎麥梗、蘿卜用來喂牛羊,不夠就買同村其他人富余的,既便宜又方便。
“聚寶盆”效應還不斷吸引村民“回流”,一直外出打工的吉普子哈回村承包了150畝土地,因故未能外出打工的“90后”阿爾福才實現再就業……大槽村村支部書記阿勤馬見說:“‘糧煙融合’產業發展,帶動全村500余人就業,煙農戶均收入達8萬余元。”
站在大槽村山坡上俯瞰,鄉村振興的新圖景盡收眼底。今年,當地又因地制宜,豐富拓展“煙+豌豆”“煙+黃豆”“煙+紅薯”等種植模式,加大“糧煙融合”的技術指導、服務保障,大槽村預計人均增收1萬元左右,“聚寶盆”效益越來越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