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肥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千百年前,人們就學會從大自然中篩選具有固氮養地作用的草種,見縫插針地種植于農作物之間,待其長大后翻壓入土,源源不斷地為主作物供應有機肥。農諺“花草種三年,瘦田變肥田”,正是對綠肥“天然肥料加工廠”功能的生動寫照。
近段時間以來,云南宣威市在煙區大力開展綠肥種植,著力改良煙田土壤,改善烤煙種植環境。為引導和鼓勵農民多種綠肥、種好綠肥,宣威煙草部門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在全市集成推廣綠肥種植技術,通過項目示范帶動,積極引導農戶、種植大戶和合作社發展綠肥種植。生產人員開展技術培訓、走村入戶指導,切實提高綠肥播種質量。目前,該市已經完成18萬余畝綠肥種植。
熱水煙葉站站長李躍文說:“這些綠肥作物均屬于豆科植物,天然具有固氮能力。它們與根瘤菌共生,在根部結出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氣固定其中,進而轉化為天然氮肥。此外,這些綠肥普遍長得快、長得多,耐貧瘠、耐干旱、耐踩踏,能夠抑制雜草生長,但又不與烤煙搶風頭,還充分利用了的之前的肥料,長勢好且又不易攀爬纏繞,不會影響烤煙成熟。”
多年來,宣威市在煙區開展生態煙田建設,引導煙農革新理念,從“斬草除根”向“套種綠肥作物”轉變,連續在全市開展煙區套種綠肥,已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套種綠肥后,烤煙產質量提高了有了明顯提高。綠肥可以做青儲飼料,種子可以拿去賣,剩余部分還可以翻壓在地里,既肥了煙田,又能為我們增加收入,是個一舉兩得的好事情。”煙農張軍偉這樣說。
事實上,早在九十年代,宣威市就啟動烤煙土壤改良工程,推廣種植綠肥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市每年都對全市綠肥種植面積提出量化目標,并配套專項資金和技術支持。目前,全市整個農業推廣綠肥種植面積約30余萬畝。根據宣威市農業部門測算的數據,宣威市其它冬閑田、烤煙地適宜綠肥種植面積約70余萬畝,適宜種植綠肥面積空間還很大。
針對綠肥種植改良煙田土壤,宣威煙草分公司分管副經理鄧濤說:“雖然綠肥種植技術簡便易行,但播種、田間管理環節,依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工成本。如果要達到更好的還田效果,還需要人工和機械翻埋。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導煙農做好田間綠肥管理,適時開展機械翻耕掩埋,提高改良效率,打造綠肥+烤煙品牌,推進烤煙產業升級發展,實現烤煙生產生態與效益雙贏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