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煙后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陸續成熟,進入集中收獲期,預計為當地煙農增收3000多萬元。
近年來,雙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圍繞“耕作制度、煙田保育、煙農增收”三個切入點,布局煙后作物2.26萬畝,讓烤煙采烤結束后的耕地不再閑置,土地復種率達到85.9%以上,延伸煙農增收產業鏈。
雙江縣勐勐鎮生態水稻種植基地(資料圖)。李富華 攝
雙江縣勐勐鎮壩區在土地流轉區域開展煙后水稻種植,計劃通過生產有機綠色作物、注冊商標等措施,打造優質有機農產品品牌。勐勐鎮政府在半山區引入農業企業,建立水晶豌豆基地,對種植豌豆的煙農進行訂單式保底收購。
雙江縣沙河鄉煙蕎種植連片(資料圖)。楊勇 攝
雙江縣沙河鄉片區以建設蕎花大道為契機,組織開展煙后苦蕎種植;忙糯鄉片區大力推廣煙后油菜種植,在油菜花盛開時節發展鄉村旅游;大文鄉和邦丙鄉片區大力推廣煙后種植青儲玉米,有效解決人多地廣、土地大面積閑置的現象。
雙江縣通過水旱輪作和糧煙協同布局,促進了烤煙和“米袋子”“菜籃子”“油瓶子”協同發展,提升烤煙輪作比例,讓煙農的“錢袋子”鼓起來,并按照移栽時間倒推育苗時間,將煙后作物收獲時間和烤煙移栽節令有機銜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