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谷雨臨近,正是農忙時節,走進貴州岑鞏縣天馬鎮各村寨,路上的三輪車、農用車等絡繹不絕,有的運輸待栽煙苗、有的運輸栽苗用水,田地間的移栽打孔機器隆隆作響,打孔、放苗、澆根定水……煙農們搶抓時令開展烤煙移栽,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打井窖的時候深度控制在18到20公分,煙栽下去,煙株要正,心葉不漏出來,這樣后期遇到高溫天氣,煙苗才不會因為膜口位置溫度太高會燙死。”烤煙技術員劉勝才在烤煙移栽現場一邊示范一邊講解。
“我今年種煙100多畝,多年來,有政策支持和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我相信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苗落村煙農羅應能笑著說,他種植烤煙源于他的父親羅祖昌,父親年齡大了,很多體力活干不動,他就從父親手里接住了烤煙種植接力棒。他現在與妻子一起種植烤煙,對于烤煙種植新技術的接受度也比較高,經常探索新技術的應用,現在是天馬鎮苗落村新一代的煙葉種植能手和專業化機耕手。
據悉,近年來,當地煙草部門緊緊圍繞“強信心、穩就業、優服務”的工作,聯合政府等相關部門,開通煙農服務綠色通道,開展“上門入戶+煙地現場服務”技術指導,保障煙農年年有錢賺,村民年年有活干。
“現在正是烤煙移栽的高峰期,我已經幫好幾個煙農栽煙了,每天早上7點干到下午5點就有100元,都是日結,干完活就能拿錢。以前為了生活必須要外出務工,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家里老人小孩也照顧不上,現在是顧家掙錢兩不耽誤。”村民王桂花笑著說,家鄉的產業發展越來越好,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了,每年從烤煙生產到打煙上炕,都會有很多的活路做,對她這樣年紀大的人來說再好不過了。
據了解,烤煙種植一直是天馬鎮的主導產業之一,烤煙種植從翻犁抗冬、育苗、整地起壟、移栽、采收、烘烤、分級、收購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每年可提供110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就業5萬余人次,是當地周邊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年天馬鎮烤煙種植面積為3000余畝,預估創造收益500萬余元。截止目前全鎮烤煙移栽進度已經過半,預計4月20日左右完成烤煙移栽工作。
煙農羅應能正在給工人發放當日工錢(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打孔(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打孔(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打孔(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扔苗(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移栽煙苗(陳明珠 攝)
工人正在移栽煙苗(陳明珠 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