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井架聳立,機聲轟隆,氣溫達到31℃,地面升騰著層層熱浪,額頭、前胸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流,工人們忙著除雜、拉線、清淤、鋪設引水管道,經歷多處選址和7天連續奮戰,隨著機井越鉆越深,噴涌而出的汩汩清泉奔向“焦渴”大地。
目睹抗旱井噴涌出了第一汪清泉,云南石林縣格渣老寨村小組長譚政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周圍的農戶也難掩激動之情,一掃往日陰霾,“對我們村來說,目前有效的抗旱措施就是水庫引水、水塘蓄水、打井取水,引水到中塘后,不但可以滿足附近村民生活用水、大型水車取水,烤煙移栽用水也沒那么愁了。”這是4月底發生在西街口鎮格渣老寨干群齊心抗旱的生動一幕。
長湖鎮蓑衣山村委會烤煙抗旱取水點,包銳倩 攝
石頭縫里尋得甘霖,來之不易。
石林縣屬典型喀斯特地貌,片區性水資源不足,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問題并存。2023年,云南遭遇了1961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在“云煙之鄉”“紅大故鄉”石林縣,2023年全年累計降雨量同比下降22%,較歷年平均降水量降38%,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三少的年份,總體呈現出十年九旱的特點。
進入2024年,石林縣持續發生冬春連旱。截至4月底,全縣累計降雨量僅46毫米,庫塘蓄水3185萬立方米,同比下降28%,53個村小組2萬人、4941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全縣水庫壩塘干涸70座,農作物受旱面積13萬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4149萬元。
農田喊“渴”,水庫告急。石林縣于4月20日全面啟動烤煙移栽,烤煙生產抗旱移栽、保苗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之前是自己騎著三輪車去一桶一桶地拉水,來回要一個小時,現在合作社把水引導這個塘子集中供水,我們可以在近處拉水,今年的烤煙有救了,收成有保障,真是解決了我們農民的頭等難題。”在長湖鎮烤煙抗旱取水點,接完水的煙農王志光高興地說道。
長湖鎮抗旱取水點。包銳倩 攝
圭山鎮小板田抗旱取水點。包銳倩 攝
圭山鎮三角水庫煙農正在拉水。包銳倩 攝
一汪清水,上下求索。石林煙區廣大干部職工、煙技員聞旱而動,走進田間地頭,以“快、實、管”打好抗旱保收硬仗。
一是把握“快”字,打好抗旱保收“主動仗”。在充分了解2024年旱情、氣象預測的基礎上,推遲烤煙育苗、移栽時間,以縮短抗旱保生產的時間;積極爭取抗旱經費,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石林煙區嚴峻干旱形勢,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用于打機井、拉水補水、購買管材和水利設施設備。
二是突出“合”字,打好抗旱保收“協同仗”。時刻關注旱情變化,及時制定抗旱工作預案,與鄉鎮(街道)、村組積極溝通協調,統籌鎮屬各部門和村組干部力量,在移栽前期采取實地查看方式,對各片區周邊水庫、小水窖、山坪塘、水池等水源情況進行排查,進一步摸清旱情動態,科學做好引水、調水、提水、打井、蓄水等工作,盡最大努力保證煙農春耕用水需求,全縣發現水源點48處,挖建抗旱水塘1000余處、機井26座,清理溝渠20處,調用抽水機組1000余臺,切實保障抗旱保生產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聚焦“管”字,打好抗旱保收“攻堅仗”。組建抗旱隊伍,指導防旱保苗,以縣局(分公司)領導班子、全體干部職工、合作社、煙技員為先導,廣泛動員煙農在交通便利的煙地緊急挖制小型蓄水池,蓄足抗旱移栽用水,積極準備水泵、水管、蓄水桶、運輸車輛等抗旱物資,投身生產自救,最大限度減少干旱氣候對烤煙移栽影響;嚴格按照“政策宣傳到位、面積落實到位、地塊核實到位、技術培訓到位、物資保障到位”要求,積極推廣膜下小苗抗旱移栽、節水滴灌技術,指導煙農打塘、施肥、栽苗、澆水、蓋膜,采取節水滴灌模擬“自然降水”的過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生產技術人員密切關注膜下小苗生長情況,指導煙農合理把控掏苗時機,提供抗旱技術指導,確保各項標準化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技術人員在長湖鎮宜政連片為煙苗打孔。包銳倩 攝
圭山鎮土瓜黑煙農正在鋪設滴灌。包銳倩 攝
此外,主動積極向地方黨委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政策資金支持,請政府部門幫忙協調移栽應急抗旱用水。外河引水、打井取水、水庫放水……石林縣農業農村、水利、應急管理、電力等部門聯動,及時啟動抗旱應急供水保障措施;同時,加快推進西北片區供水及配套管網設施等18件應急保供抗旱項目建設,謀劃長湖農村抗旱引水、普拉河提水、黑龍潭中型水庫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等跨片區調水、提水、節水項目。
圭山野核桃樹烤煙連片。包銳倩 攝
彝鄉大地干群協力、共克時艱,描繪了一幅迎烈日、戰酷暑、保煙苗的生動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