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驗一定是辛苦的,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常常體會到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挫敗感。俯下身考察現象,也許開始只是一些細碎的感知,但通過不斷地深入研究,最終在腦海中會形成完整的風景。”福建省泰寧縣煙葉技術試驗推廣站站長、三明市勞動模范林水良說。
自1990年進入泰寧煙草,由于工作成績突出,林水良2017年被三明市委宣傳部評為“崗位學雷鋒標兵”,2019年被評為“三明市勞動模范”,同年掛牌成立“林水良勞模工作室”,成為三明市煙草行業內第一個基層員工市級勞模工作室。
攻堅克難
林水良的成功,首先離不開他的好學。
盡管早年的學歷只停留在中學,但后續他又攻讀了函授專科、本科,長年以來積累的實踐經驗也為其助力。三十年間,林水良帶領團隊先后完成《降低密集式烤房烘烤成本》等9項課題研究,發布并獲獎QC課題10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團隊獲得中國煙草授予的“科技進步貢獻獎”,個人榮獲中國煙草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三明煙草“雙十佳”榮譽稱號,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并在煙葉生產實踐中得到推廣應用。
2013年,三明市公司建立泰寧縣煙蚜繭蜂繁育基地。由于當時技術和設備的不完善,基地在繁蚜繁蜂過程中遇到了瓶頸。于是,林水良及時與省、市煙科所項目負責人進行多次交流、探討,尋找問題的根源。經過反復試驗,林水良最后采用管道育苗方法來改進繁蚜繁蜂方式,該方法降低了濕度,減少了蚜霉菌的發生,提高了繁蚜繁蜂率。此項技術也得到了認可,在各種煙大省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除了煙葉技術試驗,泰寧縣煙葉技術試驗推廣站還承擔了一體機、剪葉器等的測試與改進。其間,林水良通過與煙農和生產廠家技術人員不斷測試、改進、提升,為上級生產科研部門及研發單位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以身作則
每年,泰寧縣煙葉技術試驗推廣站均承擔國家局、省局和市局各種試驗示范三十余項。面對繁重的試驗科研項目,林水良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林水良接到中國煙草總公司青州煙草研究所的臨時課題《翠碧一號特色品種煙葉黃熟香采烤精準技術研究與應用》試驗。根據方案要求,必須盡快尋找符合要求的大田煙葉才能開展試驗。
為此,林水良加班加點帶著項目組人員到煙田尋找符合要求的大田煙株,但不是煙田煙株達不到要求,就是有些煙農不配合,走過一丘丘田塊、一個個塅面,歷時七天,尋遍了下渠村周圍的煙田,終于找到一戶煙農的田塊煙株達到要求并且愿意配合。
林水良對工作事事躬親,以身作則,一起工作的同志對他都推崇備至,信賴有加。參與課題研究的青州所老師王松峰回憶:“有一次煙葉采收遇到大雨,開始有人提出能不能推遲采收。看到大家有畏難情緒,林水良說,‘試驗是嚴謹的,必須按照既定的試驗方案執行,不能因為一點小困難就退縮’,于是他就第一個站出去冒雨采收取樣。”2021年該試驗項目被三明市公司評為創新一等獎。
桃李滿園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林水良深諳此理。林水良2007年任試驗站站長以來,言傳身教,先后幫助10余名高校學生和30余名新進員工快速成長。他們有參加社會實踐的農林大學學生,有青州所、省農科所的新進員工,也有尤溪、建寧等各個兄弟縣局的新進員工,實習生遍布全國各地。
在生活上,林水良會給每位大學生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在安排試驗的具體工作上,他對大學生和試驗站員工一視同仁。“很多試驗數據采集記錄是有時間要求的,每次遇到大太陽,林站長都會沖在前,戴著草帽領著試驗員一同下煙田教我們如何操作。”2018年在試驗站實習的農林大學學生薩仁陶雅說。
“2020年我在試驗站負責三明市公司的《翠碧一號氯含量影響因素及調查技術研究》立項烘烤課題,要根據烘烤時間、溫度點全程跟蹤記錄,有些數據要大清早甚至凌晨一兩點去收集,林站長怕我年輕人睡過頭,設好鬧鐘到點打電話提醒我,有時還會陪我一起去。”當時在試驗站工作的陳時回憶。
“記得有一次下大雨,林站長身體不舒服,臉色難看,我們叫他休息,不要去煙葉采收現場了,但他還是不放心,堅持到煙葉采收結束。”試驗站員工江慶緒說道。
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傳授上,尤其是蚜繭蜂培育上,林水良先后開展培訓29批次,3600余名煙農和煙技員參加受益,這其中也有沙縣、將樂、寧化等鄰縣的煙農和煙技員參加。其傳幫帶的深度、廣度在引領新員工成長和提升一線隊伍業務素質方面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