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宣布從11月1日起,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
“這是國家的一項重大舉措。”11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輝國教授對此非常支持,他表示,慢阻肺90%以上都與吸煙有關系,電子煙本質上仍是“煙”,也會增加罹患慢阻肺風險。
傳統煙電子煙“混搭”,26歲小伙患上慢阻肺
今年26歲的小李(化姓)從小身體就不好,經常感冒,還總是咳嗽。每次發作時就吃點感冒藥,或等著癥狀自然緩解。近幾年,他的“感冒”越來越頻繁,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無法控制的咳嗽也總是引起周圍異樣的眼光,他這才下定決心到同濟醫院就診。經過肺功能檢查,該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輝國教授確診小李患上了慢阻肺。
劉輝國教授通過問詢了解到,小李的父親和爺爺都是老煙民,他從小就在二手煙環境下長大。小李從青春期開始抽煙,近兩年,他又開始混搭抽電子煙。
“電子煙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必須馬上戒煙!戒煙什么時候都不晚,停止吸煙20分鐘,心率和血壓都會降低。”劉輝國教授語重心長對小李說。
由于“不含焦油”,“無毒無害”,電子煙被一些人視為“戒煙神器”,不少懷著嘗鮮心態的年輕人更將其誤認為一種時尚。電子煙真的能成為傳統香煙的健康替代品嗎?對此,劉輝國教授表示,電子煙本質上仍是“煙”,雖然它所謂的“新技術”減少了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產生,但電子煙霧里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尼古丁,而且電子煙里的尼古丁通過加熱霧化成更小的顆粒,大大提高了肺部對于尼古丁的吸收率。也就是說,電子煙成癮比傳統卷煙更快。
對于向電子煙征收消費稅,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能有效發揮消費稅對于消費行為的引導調節作用,讓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在購買電子煙時,因成本增加而有所顧慮,甚至是拒絕購買,從而引導他們健康消費。劉輝國對此非常支持,“這是國家的一項重大舉措,對青少年消費電子煙的管控很有必要。”
電子煙也增加患病風險
劉輝國教授介紹,人體的呼吸道像樹杈一樣分支,最后到肺泡,然后形成一個呼吸系統。當吸入被污染的氣體后(特別是抽煙以及生物燃料這類空氣),會刺激支氣管,使得支氣管變厚、變窄,最后使呼吸受到了限制,肺功能遭到破壞,最終導致慢阻肺。
劉輝國教授強調,90%以上的慢阻肺都與吸煙有關系,電子煙也會增加罹患慢阻肺的風險。吸煙會永久性地損害肺內氣道,引發慢阻肺,吸入粉塵、煙霧、化學氣體和放射性物質也能損傷肺。2018年發布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數據顯示,我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
劉輝國提醒,慢阻肺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構成了重大疾病負擔。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同時也是疾病嚴重程度評估、治療效果評估的重要手段。2021年,湖北省政府正式印發《湖北省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加強對呼吸類慢病的規范診斷和治療,旨在建立健全全民防治體系,使慢阻肺人群發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負擔明顯下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