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不抽煙,一聞到煙味眼淚都會流出來,可卻有一個愛好:喜歡收集煙盒。那一張張的花花綠綠,如同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人文景觀、奇花異草、珍禽猛獸……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我最早接觸煙盒是在上世紀70年代,如俗稱八分半的“經濟”煙,以及“海鳥”“飛馬”“愛民”“勞動”“光榮”“支農”“壯麗”“歡騰”等。看名字就知道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父親和母親都抽煙,抽的是那種經濟煙,因此收集最多的就是經濟煙標,看到別人手上有新的煙標時,我總是想方設法用10張去換一張回來。
最大的來源是做裁縫的二舅,他經常到別人家做衣服,主家除了給工錢和供應好的伙食外,每天還要給他一包煙,而且都是那年代比較好的煙,如“黃金葉”“茅廬”“白雀”“紅雙喜”“希爾頓”“芒果”“大前門”等。那香煙還帶過濾嘴,煙盒特別漂亮。好幾次,我趁著舅舅不在時,偷偷把煙拿出來放在縫紉機的抽屜里,煙盒拿走。有次被二舅發現了,他揪著我的耳朵說:“我說我的煙盒怎么老是不見,你又不抽煙,拿煙盒干嘛!”“舅舅,我下次再也不拿了。”不過二舅知道我這個愛好之后,遇到好的煙盒就會幫我收集起來。
兒時的同伴們最喜歡用煙盒折成三角形,然后一起來摔三角,憑著高超的技術,我贏到了不少煙標。把三角拆開,整理干凈,再用東西壓平,一張好的煙標就成了,甚至不乏垃圾堆里找煙標的經歷,整個人弄得臟兮兮的,為這事母親可罵了我很多回。
煙標上,寫著歷史。最早傳入中國的香煙牌號有美商的“小美女”“品海”“腳踏車”“火雞”;英商的“通盤”“三炮臺”“老刀”以及日商的“孔雀”“鳳凰”等。舶來品煙標記錄了帝國主義侵略和試圖壟斷中國煙草業的史實。民國時期,“美麗”“恒大”等,全國聞名。抗戰時期的“九一八”“山海關”等,解放戰爭時期的“工農”“首都”牌等,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和平”等,大躍進時期的“生產”等,“文革”時期的“紅舞”“全國一片紅”等,都盛極一時。那一段段歷史,都在一枚枚煙標上留下了印記。
長大以后,自己能賺錢了,有時候看到新牌子香煙,不抽煙的我居然要買上一包,煙丟掉,煙盒小心翼翼弄開收藏起來,光這個事兒,就費了我不少錢,妻子可沒少說我。但,誰叫我喜歡呢!煙標收集得越來越多,我分類歸檔放在集郵冊中,沒事時就拿出來欣賞。還結識了一些愛好收藏的朋友,獨樂樂,共樂樂,不亦樂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