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重慶消息 6月4日,在重慶市南川區三泉鎮馬嘴村的煙田里,當地農民正忙著給煙苗除草、打腳葉、施提苗肥,為下一步打頂抹杈做著積極準備。
“我們不是煙農,但是與種煙有關的所有事情,我們基本上都要做。除了像我們做植保的外,還有其他人在專門負責機耕、育苗和烘烤。”正在煙田里忙活的煙農童康桂談起種煙顯得很專業。
“但是,種煙始終有個無法回避的矛盾,種少了,不但人辛苦不說,賺不到好多錢;種多了,農忙季節不好請幫手,風險還比較大。”煙農程曉軍提起過去種煙的難處,仍顯得心有余悸。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好多了。最近兩年烤煙合作社建起來后,把人手不夠的問題解決了,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煙農生產成本得到了節約,種煙的規模和質量都上去了,關鍵是我們的村民可以通過種煙找點‘閑錢’,多有一份收入來源。”馬嘴村村支書陳茂賢覺得,當地純軍烤煙專業合作社不僅讓煙農腰包鼓了起來,而且還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
原來,為緩解馬嘴當地農忙時期勞動力緊缺的難題,南川純軍烤煙專業合作社以多元化便利服務為依托,積極搭建勞務外包平臺,除了43名煙農外,還就近吸納當地62名農民,組建成立機耕、育苗、植保、烘烤等4個專業服務隊,與留守婦女及老人一起,構成烤煙種植服務“主力軍”,除馬嘴外還輻射周邊觀音、長土等村,共同為3000余畝烤煙種植提供堅實的勞動力保障。
“在家門口打工,工資差不多。既不用交租房錢,還方便照顧老人和小孩,其實比在城里頭打工還要劃算些。”植保隊員王書祥對現在從事的工作感到比較滿意。
“雖說我們烤煙生產是計件工資,但是還要結合最終的服務效果進行結算,可以說是‘以量定價、以質調價’,這樣既不虧煙農,也不虧我們的隊員。做得多自然就掙得多,做得好我們還會有獎勵。” 純軍烤煙專業合作社社長韋純軍十分看重服務質量和老百姓的口碑。“因為只有在技術上過硬、在服務上過細,才會讓煙農更加滿意,讓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據統計,去年馬嘴村在烤煙合作社干活的閑散勞動力有300多名,人均收入在1000元/月以上,高于周邊其他村的人均收入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