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葉是中式卷煙主要原料,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煙葉,積極推動“卷煙上水平”,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對行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生產綠色生態煙葉,綠色技術支撐是關鍵。根據綠色生態煙葉內涵——在無污染的土壤上,不使用轉基因品種,不使用或少用學化品,運用生物、物理等綠色技術,生產出質量指標達到行業和國家標準、獲專門機構認證的煙葉,才算綠色生態煙葉。那么,綠色技術具體是指哪些?當前推廣的漂浮育苗技術、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等是不是綠色技術?是用一項就行,還是需多項才起作用?對于現代生物技術這一概念,目前大多數人不是太了解,認知單一片面,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認為在生產上應用了某項或某幾項綠色技術,所產煙葉肯定是綠色生態煙葉了。一項或幾項生物技術果真會有如此神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生產綠色生態煙葉要采用什么樣的綠色技術?要不要組合配套?為了把這些問題搞個清楚明白,7月中旬,記者專訪了中國農科院土肥專家李志宏研究員(博士),云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教授趙正雄博士,云南省煙草農科院土肥專家李天福研究員、植保專家秦西云研究員,云南綠色生態煙葉發展研究會胡堅副研究員,云南省煙草公司煙葉管理處專家祝明亮副研究員(博士)。
布設向日葵天敵誘集帶保護天敵(楊佩文/圖)
【李志宏】:不污染環境、植煙土壤和煙葉,并能保持煙葉產質量和風格特的技術,都屬綠色技術。把成熟的先進綠色技術集成推廣應用,將加速綠色化進程。
什么是綠色技術?李志宏博士指出,綠色是環保的代名詞,是生命、生機、環保,安全的象征。綠色技術是指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態的技術體系。綠色技術是由相關知識、能力和物質手段構成的動態系統。保護環境、改造生態、物質手段是綠色技術的要素,只有這3個要素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才構成現實的綠色技術。環保和生態知識是綠色技術不可缺少的要素,綠色技術創新是環保和生態知識的應用。基因工程、組培技術、病蟲天敵技術、以色(性誘劑)誘殺,土壤保育、栽培優化等都屬綠色技術。通俗地講,只要不污染土壤和煙葉、并能保持煙葉產質量和風格特的技術,都屬綠色煙葉技術。但這些技術需要創新集成配套綠色核心技術,才能發揮作用。
他認為,目前綠色煙葉生產技術尚處于研發探索階段,成熟一項推廣一項,以此加速綠色化進程。云南利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項利用害蟲天敵“以蟲治蟲”的生物技術,該技術2010年以來在云南累計推廣3356.8萬畝,防治效果達80%~92%,減少農藥使用量60%以上,累計節約防蚜成本19.88億元,挽回經濟損失89.29億元,近年還推廣到大農業上大上,現已成為一項全國推廣的成熟綠色生產技術。
此外,大多數煙區推廣的綠肥-烤煙種植模式也是一項成熟的綠色技術。通過在冬季種植綠肥作物,春季翻壓入土壤補充碳,提升土壤碳氮比,改善肥力,培肥地力,減少煙葉氮化肥施用量,保護植煙土壤。有的煙區利用煙桿和紫莖澤蘭(一種危害較大的外來入侵物種)發酵生產煙用有機肥,推廣面積近百萬畝,實現廢物資源化利用和循環生產。這些技術對減少煙葉外源物質污染都具有較好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廣。
應用“三誘技術”立體生防
【趙正雄】:綠色生態煙葉核心生產技術,應包括土壤保育、施肥、病蟲防控等一整套技術休系。
趙正雄教授認為,綠色技術涵蓋的范圍廣泛,應根據綠色生態煙葉的內涵,充分利用現有成果和先進適用生物技術,創新集成以土壤保育、施肥、病蟲防控為重點的一整套核心綠色生產技術休系。
首先,要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重點施在有效控制病源及外源化學農藥施用上,以確保把有害物質控制在綠色食品指標范圍內。一是大力推廣農業防治措施,如合理輪作,清潔生產,培育健康煙株,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田間通風透光等等;二是利用天敵“以蟲治蟲”,生物防治;三是利用黃板、藍板、性誘劑等物理、化學手段防控;四是推廣低毒低殘農藥,當病蟲害達到防治指標時,選擇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進行科學防控。
再有,要集成推廣以有機肥為主的科學施肥技術。強調合理施用有機肥,科學施用化肥。重視農家肥、油枯、有機無機肥等施用;根據土壤肥力情況,氮磷鉀肥與鎂肥、硼肥、鋅肥合理配合;采用追肥后及時覆、水施追肥等科學施肥方法,促進煙株健康、正常生長,減少病害發生,對環境影響更小。
另外,推廣土壤保育技術,培育一個良好的植煙土壤環境。通過合理輪作,防土傳病害;進行深耕曬垡,減少病蟲源;種植綠肥,提倡秸稈還田,培肥土壤。這樣,可讓土壤肥力更好,病原菌等有害生物更少。
再就是,使用清潔水源,干凈物資,保障綠色生產。
【李天福】:加快煙草綠色化進程,從大農業政策、農業措施、整套農業技術體系都得跟上,不能光靠煙草來做。
李天福研究員認為,近年,云南集成特色品種、漂浮育苗、膜下煙、土壤保育、減肥增效、生物物理防治、密集烘烤等先進適用綠色生產技術主產煙區推廣應用。2014年,全省推廣生態特色品種k326和紅大382萬畝、占50.4%,100%漂浮育苗,運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601.5萬畝、占82%。綠色技術集成應用為加快煙葉綠色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他指出,這些綠色技術對加速煙葉綠色化進程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例如,近3年來,云南省推廣減肥增效技術,肥料平均每畝降低了0.5~1公斤,化肥用量降低了12公斤左右,相對全省的有機無機肥料,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近1萬噸左右。降低化肥使用量,降低施肥成本,保護生態環境、土壤、煙田,政府、煙草公司、煙農從上到下已形成共識,近幾年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在施肥技術方案制定上也作了大調整。比如麗江產區,每年都使用有機肥,這幾年肥料用量在全省是降得較多的,但煙葉產質量并沒有受到影響。曲靖師宗、宣威,把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為綠色煙葉生產核心技術來抓。現在,全省每畝化肥用量從2011年的近80公斤降到了65公斤左右,這與整個煙區的施肥技術調整有很大關系。
訪談中他還特別指出,除以上系列綠色技術外,推廣輪作制對加快煙葉綠色化進程也有較大作用。雖然近年各煙區進行了輪作規劃和實行2~3輪作制,但由于未全面得到落實,一些土傳病害發生較為普遍。雖然在生產上應用了煙蚜繭蜂,但有的農民自行購買一些高危害農藥使用,導致農藥使用過多,對煙草安全性有影響,影響煙葉綠色化進程。但也有的煙區在這方面做得較到位,例如,騰沖在輪作和輪作規劃方面做得很好。
他認為,煙葉綠色化是一項農業系統工程,要加快煙草綠色化發展,大農業政策以及農業措施、整套綠色農業技術體系都得跟上,不能光靠煙草來做。種植其他農作物也要把綠色生態作為最基本理念和出發點,若其他農作物使用農藥、化肥比較多,尤其是在一些蔬菜地上使用農藥化肥比較多,還有一些違禁藥品的使用,煙草受前作藥害現象還時常發生,對煙葉安全性會造成嚴重影響。
總之,加快煙草綠色化進程,首先大農業要跟上,另外煙草輪作制要跟上,再就是相關綠色技術尤其是減肥增效施肥技術要跟上,改進施肥技術要跟上(將原來的施基肥為主改為追肥為主,進一步提高肥效)。但僅靠推廣現有幾項綠色技術還很難實現綠色化和持續發展,新綠色技術研發也要跟上,比如,應用生物技術培育具有需肥少、無腋芽、抗重屬、抗多病、品質優、適應性廣等特性的綠色煙草品種,可以少施肥、少用藥,少用工,奠定綠色化生產的基礎;研發關鍵生產環節的多功智能煙草農機具,提高綠色技術到位率;研發集成輪作、土壤保育、綠色品種、高效綠色栽培(簡單、節能、節本、增效)、綠色植保等“良態、良田、良種、良法”綜合配套的綠色技術體系,支撐煙葉實現綠色化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集成減肥增效、立體生防等綠色技術體系配套應用(李天福/圖)
利煙蚜繭蜂以蟲治蟲(騰沖分公司/圖)
【秦西云】:綠色技術不能靠單一的一項或某幾項,應該是綜合配套的,應是集成適用新技術。若是某項技術解決了一個綠色煙葉生產難題,其他技術若不跟上,新問題又會產生,因此,綠色技術需組裝配套應用。
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是綠色生態煙葉生產最基礎、最關鍵的技術之一,秦西云研究員從這方面談了一些新見解。
他認為,在綠色植保技術上,云南省這幾年搞煙蚜繭蜂這一新措施效果很好,2015年煙草行業還將煙蚜繭蜂推廣到大農業作物上、應用面積將達300萬畝以上,對加快綠色化進程將發揮積極推動作用。此外,他還認為,過去比較傳統的中國幾千年的傳統農耕也很好,像云南的元陽梯田,是用傳統的耕作模式和方法,對病蟲害控制效果相當好,而且有持續性。
他指出,按照社會需求,技術措施包括傳統的、現代的、高科技的。包括分子育種,定位培育出抗性好的品種,最好的生物防治還是品種。另外就是采用一些生物防治,培育抗性品種,采用一些新技術和手段,用物理方法,生物的自然控制。但是,作為綠色技術不能靠單一的一項或某幾項,應該是綜合性的,必須是技術的集成應用。以煙蚜繭蜂應用為例,若用煙蚜繭蜂防控住了蚜蟲流行,其他技術若不跟上,其他害蟲又上來了。因此,推廣煙蚜繭蜂,黃板、藍板、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