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瀘州廣播網》報道 12月24日,記者從四川瀘州全市煙草工作會議上獲悉,2015年以來,該市加快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實現100%密集式烘烤和設施化育苗,核心種植區機耕率達70%以上,形成“管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能機耕”格局。源于此,2015年,全市收購煙葉30.99萬擔,實現種煙收入3.84億元,畝均收入3058.1元、戶均收入5.87萬元,是全省唯一完成下計劃的煙葉產區。
“十二五”時期,全市突出以市場配置資源,種煙鄉鎮由35個優化為29個,種煙村由262個優化為223個;戶均規模由10.05畝提高至19.2 畝;上等煙比例由“十一五”末的49.1%提高到2015年的53.21%;“雅甜香”風格特色更加彰顯,還與10家工業企業保持了穩定購銷關系。收購價從“十一五”末的每公斤13.92元提高到每公斤24.78元,全市34個煙站點還全部接入移動光纖,收購資金和各類補貼全面實行電子結算,煙農更加受益。
“十三五”期間,該市將按照煙葉市場化取向和工業需求導向,不斷鞏固煙葉在全市特色農業中的地位,加快煙區合理布局輪換,推進55萬畝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到 2020年煙葉規模穩定在30萬擔以上,總量穩定在全省第三。烤煙平均畝產260斤,上等煙比例60%以上,畝均收入3500元以上,戶均收入達到8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