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靖西消息 多年來,廣西百色靖西市烤煙生產始終堅持“夯實基礎、突出服務、心系煙農、穩步發展”的工作思路,加強落實各項服務,改善煙區生產條件,切實把利農、惠農政策落實到烤煙生產的每個環節,促進烤煙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冬翻油菜還田改良土壤
防雹設備
化峒育苗工場
舊州烘烤工場
煙夾烘烤出爐
煙水配套工程
專業化分級服務隊
專業化機耕服務隊
專業化育苗服務隊
專業化植保服務隊
一、加強專業化服務建設,讓煙農種煙更舒心
2013年來,靖西市烤煙生產積極推進生產方式現代化建設,堅持“統分結合、雙層經營、專業合作”的工作方針,初步形成“種植在戶、服務在社”的煙葉生產模式,通過成立烤煙烤煙綜合服務合作社,激活了更多生產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業化服務”的種煙方式讓煙農種煙更輕松。截止2015年,靖西市共成立一個烤煙綜合服務社,下設四個分社,服務合作社下設專業服務隊,基地單元內煙葉生產育苗、機耕、植保、分級專業化服務覆蓋率分別達100%、72%、100%、100%。通過合作社為煙農提供“一條龍”服務,降低了煙農勞動強度、把煙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煙農變得更舒心,同時專業化服務有效的減少用工成本、增加種煙收益,進一步提高了煙農的收入。
二、加強煙葉基礎建設,讓煙農種煙更寬心
靖西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下大力氣開展煙水、煙路、烤房等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煙區的生產條件,努力把靖西煙區打造成“水源充足、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環境。據統計,近年來,靖西市共建設煙水配套工程91個項目,新建密集型烤房5257座,新建烘烤工場5處,新建育苗工場4處,發放育苗中棚873套,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億元多元,覆蓋大部分煙區。與此同時,煙基建設還給煙農帶來很多額外的好處,因為煙葉種植是農業生產的一部分,為了保證煙葉質量,煙葉實行輪作種植,煙葉與其他農產品共用一片土地、一套設施進行生產,原本不適宜一些作物的種植田塊也得到煙水配套工程的“滋潤”,煙基配套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看天吃飯”的生產瓶頸,煙農種煙變得越來越踏實,農業生產路子也越走越寬。
三、加強防災體系建設,讓煙農種煙更安心
靖西市雖處于宜煙區,氣溫、日照和土壤等自然條件都符合生產優質煙葉的需求,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突發天氣明顯增多,近幾年就遇到了冰雹、澇災、風災、病蟲災害等自然災害,給煙農種煙積極性帶來一定影響。為了給煙農種煙撐起“保護傘”,提高煙葉生產的抗風險能力,靖西市積極完善防災體系建設,2015年新建6個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點,使得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點由原來的2個增加到8個,同時設立3個流動作業點,作業面覆蓋全縣所有煙區,更加堅定煙農的種煙的信心。
進一步完善煙葉生產風險保障制度。2015年,煙草部門聯合煙辦和北部灣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煙葉種植保險合同,出現水災、旱災、雹災、病災等災害時將由保險公司對煙農進行賠償。烤煙風險補償由煙草部門主導轉化為保險公司主導,風險保障設計更加科學、管理更加規范、運行更加有效,保險核實效率更高,能及時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的煙農給予補助,減少種煙損失,穩定煙農隊伍。
完善氣象服務抗災體系和預警應急處理預案,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及時發布氣象信息,提示各鄉鎮、煙農做好防災準備,并及時根據預案做好人工增雨或人工消雹作業,盡量減輕自然災害影響,盡量把干旱、低溫等災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建立病蟲害統防統治體系,預見性地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控制預案,減輕病蟲對煙葉生產的影響。
四、加快推進新技術應用,讓農種煙更省心
積極推廣煙夾和散葉烘烤。目前,靖西市共推廣使用梳式煙夾844套,籠式煙夾782套、散葉烘烤設備495套,可解決3.6萬畝煙葉烘烤需求。實踐表明,通過推廣新的烘烤技方式可以大大增加烤房容量,減少編煙及脫桿用工,降低烘烤用電和用煤成本,實現烘烤環節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的。
積極推廣使用生物防治技術和物理防治技術。在煙區內,育苗環節采取黃板誘蟲、大田后期推行煙蚜繭蜂防治技術,放蜂面積42000畝;大田后期懸掛誘蟲燈,通過更換誘芯有針對性的預防棉鈴蟲、煙青蟲等蟲害。多種措施從源頭上保證了病蟲害防治農藥的安全性,強化生態控制和生物防治,使病蟲害防治進一步向“低投入、低毒性、低殘留”方向規范發展。
測土配方施肥和改良土壤。靖西市與廣西農科院資環所合作,對土壤品多種元素含量進行測定,根據科研部門的化驗結果和建議,制定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指導煙農平衡施肥率100%,有效提高肥料的實用效率,促進煙葉質量提升。在靖西市基本煙田推廣冬種油菜7萬多畝,并在旅游線路附近煙田混播2萬畝波斯菊種,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結構環境,有效提升煙葉生產質量,還為靖西打造邊境最美旅游城市獻出一道亮麗的風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