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峽江消息 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試種烤煙已有30余年,期間既有江西省收購量第一的輝煌時期,也有2003年最低谷的1.6萬擔,進入2006年后,峽江煙葉生產步入快速穩定發展階段,常年穩定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收購量5萬擔以上,特別是從2014年來,收購量穩定在8萬擔以上,煙葉種植在峽江縣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一項支柱產業。
一.基本情況
1、生產情況
從2014年開始,峽江種植規模開始穩步提升,收購量由6萬擔提升至8萬擔以上,2016年達到高峰10.28萬擔,是20多年首次突破10萬擔。各項經濟數據在剔除品種補貼后逐年提升,煙農效益穩步提高,種煙積極性較高。近3年煙葉生產情況見表1.
表1 峽江縣2014-2016年煙葉生產基本情況
2、人員情況
峽江煙葉從業人員共有85人,其中基層煙技人員76人,在基層人員中煙技員53人(1人借調備貨中心),輔導員12人,農校生9人(1人借調備貨中心),另合作社1人,人員數量和結構基本滿足現有生產規模需求,但人員信息化水平仍有差距。
3、硬件配套情況
峽江現有基層收購點8個,其中3個為90年代老煙站(福民、金江正計劃改建),2個為2007新建,2個為2011年新建,1個為正在建設中。按地理位置及行政區域劃分,峽江設立硯溪、馬埠兩個中心煙站,其中硯溪管轄巴邱、仁和、戈坪、硯溪、金江、羅田六個鄉鎮,馬埠管轄桐林、馬埠、水邊和福民四個鄉鎮,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2016年峽江縣煙站基本情況表
4、生產技術落實情況
2016年各項關鍵技術落實到位率較往年明顯進步,專業化集中育苗比例100%,煙田輪作比例99%,深翻比例30.93%,施用優質有機肥比例100%,井窖式移栽比例48.74%,平衡施肥比例100%,統防統治比例99%,建立濃香型核心示范區9000畝,占比23.65%?!安煽痉帧币惑w化落實面積22204畝、占種植面積的58.35%,專業化烘烤面積4298.4畝、占種植面積的11.3%。各項關鍵技術落實較往年有明顯提高,田間煙葉長勢均勻一致,煙葉生產水平有較大進步。
二.存在問題
1、關鍵生產技術落實到位率尚有一定的差距
通過近些年煙葉內在質量和收購等級質量分析,峽江煙葉仍然存在內在質量不優、成熟度不足的劣勢,綜合全縣的生產習慣和特點,關鍵問題出現在平衡施肥和采收烘烤兩大方面。老煙農種煙年限長,都自認為是老師傅,新鮮事物很難接受,仍然在追求高產量,忽視質量。平衡施肥落實如果不到位,特別是氮肥施用過多,引起煙葉采收期貪青晚熟,直接造成采收成熟度不夠,難以實現烘烤后熟。
2、煙葉技術人員結構老化
峽江基層煙葉人員主要由煙技員、輔導員和農校生組成,其中煙技員年齡老化嚴重,全部為60后、70后,平均年齡45歲,最年輕的煙技員也有37歲,雖然技術實踐水平強、責任心強,但是難以適應信息化、現代化的煙葉生產形勢,隊伍管理很難上水平,后備力量已經出現不足的局面。
3、煙站建設需要加強
峽江站點相對比較分散,雖然新建了部分煙站,但老煙站仍有一定比例,總體表現是煙站規模小、硬件設施不足,煙站的建設步伐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煙葉發展規模,基層煙站創優設施不足。
4、生產水平均衡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從近幾年的生產、收購情況來看,峽江不同鄉鎮、村委之間的煙葉生產水平存在較明顯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部分老煙農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思想、新技術,煙葉質量提升緩慢,甚至出現下降,而新煙農接受新鮮技術強,技術落實到位,煙葉質量快速提升。
三.相關建議
1、狠抓關鍵技術落實
在關鍵技術落實方面,需要出臺具體的有效措施,集人、財、物幾方面力量重點突破。一是狠抓平衡施肥,促進煙株營養平衡。首先要做好土壤養分普查工作,建立土壤養分信息庫,其次是針對不同產區、不同煙農采取針對措施,獎罰分明,保證煙農接受指導,按照技術方案要求進行施肥,最后是建立靈活機制,從生產、收購引導煙農,同時也要結合天氣,備足備齊煙用物資。二是提升烘烤水平,改進煙葉烘烤質量。首先是不適用煙葉處理要執行到位,鮮煙分類要跟上,其次是相關配套物資要備齊,人員安排要及時合理,最后是指導力度要跟上,獎勵、處罰力度到位。
2、加強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
為合理解決人員匱乏問題,建議從輔導員、農校生中擇優聘請部分技術好、責任心強的進入煙技員隊伍;同時從煙農隊伍中聘請一部分年輕、責任心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進入輔導員隊伍,同時輔導員進行分級、分類考核核定工資標準。加強技能鑒定,落實相關技能聘任。
3、完善基層煙站設施建設
要啟動老煙站和中心煙站的新、改建工作,提高煙站的辦公、住宿和倉儲條件,在完善硬件條件的基礎上,及時提升軟件水平,提高煙站信息化、現代化管理水平。同時煙站建設的同時,可以在煙站內輔助農機棚、育苗工廠建設等?!?/p>
4、努力提高全縣煙葉生產水平及均衡性
為了切實解決差異,實現均衡發展,首先要在種植計劃安排上體現差異,水平高的產區多傾斜,水平低的產區以控為主;其次是加強煙技員力量重點對待,生產水平低的產區要安排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技術人員;最后是縣、鄉、煙站和煙農各層次都要加強技術指導和相關培訓,重點攻破薄弱環節?!?br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