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始終堅持主業穩增收與多元促增收有機結合,探索出了一條“依托主業+做實輔業+多元拓展”的煙農增收新路,取得了較好成效。
優質農家肥提高煙葉產質
今年4月5日,廣元市昭化區磨灘鎮煙農歐萬金一家正在田里忙著挖窩施肥,地頭上堆放著幾袋肥料,包裝袋上的“金源優質農家肥”格外亮眼。
“這是合作社生產的農家肥,我們已經連續用了幾年,用后不僅煙葉長得好,烤出來的煙葉油分也足,煙葉等級定得高,不愁賣個好價錢!”歐萬金樂呵呵地告訴筆者。
“最近幾年,隨著戶均種植規模的擴大,煙田農家肥投入相對不足,制約了煙葉質量的提升。”同行的王家煙站副站長羅攀解釋生產農家肥的初衷。
為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昭化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利用當地規模化養殖業快速發展、畜禽糞便資源豐富的優勢,引導金源煙農專業合作社建立農家肥工場,集中發酵生產農家肥。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嚴把原料采購、生產控制和產品檢驗三大關口,保障了農家肥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經權威部門檢測,符合農業部有機肥料的質量標準。
2014年至今,金源合作社已累計生產農家肥5400余噸,推廣使用面積4.5萬畝,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烤后煙葉色澤鮮亮、油分充足,煙葉質量得到了浙江中煙、河南中煙等工業企業的認可。
推廣使用農家肥不僅提高了煙葉質量,而且還節省了煙農的投入。王家煙站副站長高天國給筆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合作社按照成本價810元/噸供應煙農有機肥,按120公斤/畝用量計算,每畝成本97.2元,比商品有機肥節約93.55元/畝,按照4.5萬畝推廣面積計算,為煙農累計節約近421萬元。
生物質新能源節能減排
近日,在劍閣縣劍門關鎮風埡煙農專業合作社里,生物質顆粒生產線正在運轉著,這里是廣元市局(公司)貫徹“生態、環保、安全”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廢棄煙稈循環利用的基地。
“以往,采收后的煙稈直接丟棄堆在田邊地頭。”廣元市局(公司)副經理彭毅介紹說,“現在通過把煙稈和木屑混合加工成生物質顆粒,作為煙葉烘烤的燃料,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減工降本、節能減排。”
據了解,2016年廣元煙區生物質新能源烘烤試點推廣了300畝,每噸燃料生產成本為642元,發熱值達到4039大卡,能夠滿足煙葉烘烤的熱量需求。先進的生物質燃燒爐還具備控溫精準、節省用工、提升烘烤質量等技術優勢,烘烤過程中溫度能穩定在±0.5℃以內,一次加料可持續供熱6小時。通過試點統計,新能源烘烤每炕煙葉減少用工2個,上等煙比例提高10.35%,增加煙農效益790.61元,每炕煙葉綜合效益增加約1100元。
“生物質新能源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廣元市局(公司)局長、經理何成偉介紹,“今后,我們將持續改善工藝流程,優化技術參數,積極探索BOT(建設—經營—轉讓)運作,按照‘社會資本引入、合作社專業管理、煙農有償使用’思路,先行先試、大膽探索,著力構建一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BOT運作模式和管理機制。”
多元化經營助力增收
6月8日,在昭化區王家鎮育苗大棚里,一群人正在忙著除草施肥。5月烤煙育苗就結束了,他們在忙什么呢?
“這是在管理金源煙農專業合作社引進的金絲皇菊。”昭化區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岳峰告訴筆者。
據了解,金絲皇菊一般5月份栽植,10月份收獲,與烤煙育苗期沒有重疊。在2017年育苗結束后,金源合作社多方了解市場信息,把閑置的196個育苗大棚種上了金絲皇菊,總面積20畝。為了解決銷售難題、化解市場風險,金源合作社與相關企業簽訂了種植收購協議,以保底價每公斤100元回收,按照畝產100公斤計算,預計實現產值20萬元,除去生產成本,純收入將達12萬元。
“煙農專業合作社掌握著育苗大棚、烤房、機械等大量資源,這是其他合作社沒有的優勢。我們按照‘政府主導扶持、煙草指導服務、合作社為主體、煙農自愿’的組織模式,積極引導合作社利用閑置育苗棚、烤房、基本煙田、煙草農機開展多元化經營,不僅促進了合作社自身發展,而且帶動了煙農通過產品銷售、入股分紅、務工等增收。”廣元市局(公司)煙葉中心主任陳利平介紹說,“例如劍坪煙農專業合作社利用育苗大棚開展玫瑰種植,發展了農村休閑旅游觀光農業。在9月烘烤結束后,他們還準備利用閑置烤房發展黃背木耳種植等,利用輪作煙田種植小香蔥、生姜等。”
據介紹,到2020年,廣元市預計實現煙農戶均收入7萬元左右,其中,煙葉主業收入6萬元左右,其他多元化經營收入1萬元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