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劍作
編者按 煙葉穩,則行業穩。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煙葉生產。
從全產業鏈看,煙葉生產點多、線長、面廣,各環節人員密集,組織工序復雜,尤其是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保障煙葉生產,挑戰更多、壓力更大;從社會責任看,煙葉產業事關煙農切身利益,對地方經濟發展與脫貧攻堅大局意義重大,必須全力抓好,容不得半點馬虎。
當下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作為全國重點煙葉產區,云貴川煙區如何抗擊疫情、搶抓節令,有序推進煙葉生產工作?如何充分提升煙葉產業的社會效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本期“煙草視點”,聚焦云貴川,一探究竟。
云南煙區:生產有序 服務到位
在曲靖,一臺臺大型機耕設備已經在煙田里“犁”下一道道整齊的“印記”;交通管制期間,紅河煙區煙用物資通過“綠色通道”發往煙農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利用“市—縣—站”三級掛鉤聯系機制,昭通煙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依托“視頻連線”,麗江煙區的煙農在家參訓,提高科學種煙水平……
千方百計,全力組織。一個多月來,云南煙區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抓住春耕生產關鍵時期,搶抓節令,不誤農時、不誤農事,扎實推進云南煙葉高質量發展。
每一招都用實,確保春耕生產有序推進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事關農民全年的收成好壞。
前不久,在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戚家山村委會大吉沖村民小組的煙田里,煙農徐學文原本忐忑的心終于安定了。
安心,是因為在陸良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統一調度下,煙農專業合作社的機耕隊把起壟機開進了徐學文的煙田里。“接到通知,我們村馬上開始整地理墑,和其他村組錯開作業時間。”徐學文說,今年的通知和培訓均由“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一個多月以來,填寫種植意向、落實相關面積、簽訂種煙合同,徐學文一樣也沒落下。更讓他欣喜的是,今年陸良縣局(分公司)利用無人機協助開展打點劃線作業,能有效解決以往定點不準、費時費工等問題。
結合各個煙區疫情形勢和區域特點,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謀劃,想辦法、找出路,將生產環節的每一步都做實做細做到位,讓煙農安心,讓生產有序。
每一招都用實,考驗的是云南煙草商業系統的組織力、執行力。
早在復工復產前,云南省局(公司)領導班子就及時奔赴煙區調研,多次專題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反復強調“煙葉生產關鍵時期,不誤農時、不誤農事”的要求;各直屬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領導責任,啟動掛鉤責任制,按照“掛鉤到縣、責任到片、網格管理、全面覆蓋”要求,做到每個環節有人抓、有人管。
每一招都用實,需要的是具體可操作的標準與方法。
云南省局(公司)根據實際制定并印發了相關通知和生產手冊,對落實合同面積、抓好育苗管理、推進春耕生產等各項工作進行細化,對各煙區提出要求。
比如,落實面積上,通過煙葉管理信息平臺等多種“線上”方式,逐戶對種植者身份、土地狀況、勞力水平等進行審核,確保種植面積既控得住又穩得住;
比如,育苗管理上,結合生產節令、中長期氣象預報和疫情防控等要求,及時調整育苗工作方案,整合育苗資源,集中育苗群棚,實行分批次梯度集中育苗,嚴格育苗過程的技術管控。
節令就是號令,發展就是責任。“緊抓生產,一刻都不能放松。”云南省局(公司)副總經理包毅說,當下,煙葉生產工作既要穩扎穩打,又要搶抓節點,確保春耕備耕扎實推進。
每一步都到位,夯實煙葉生產發展基石
搶抓節令,煙用物資供應到位是關鍵。
2月25日17時許,一輛貨車安全通過瀘西縣永寧鎮卡點到達永寧煙站。這意味著,瀘西縣育苗物資已全部到位,育苗工作得以正常開展。
從2月中旬開始,由于各地交通管制相對嚴格,瀘西縣各育苗片區訂購的基質等育苗必備物資遲遲沒有到位,“存量”只能滿足第一批苗的育苗點籽工作。
在瀘西縣局(分公司)看來,育苗是煙葉生產近期工作的重點,是決定年度煙葉生產收購及合同落實能否正常開展的關鍵。嚴峻形勢下,他們一方面按年度移栽時間計劃倒推,每隔10天依次開展一批育苗工作;另一方面,引導合作社與物資供應商協調溝通,簽訂承諾書及責任狀,并與兩地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做好育苗物資運輸情況備案。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想干,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云南省局(公司)煙葉處處長楊躍告訴記者,他們將保障煙用物資作為煙葉生產的重中之重,要求各直屬單位加強與物資供應方、生產商的溝通,及時掌握物資生產情況,積極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打開“綠色通道”,加快煙用物資就位。
與解決物資到位問題相對應的是人員到位問題。
“人員的數量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做好集中區域的防控工作。”楊躍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很多外出務工人員滯留家中,做好煙葉生產臨時用工工作,不僅能緩解區域就業壓力,而且通過優先讓貧困戶參與煙葉生產,還可助力地方脫貧。
40歲的硯山縣平遠鎮大白戶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胡秀芬就是其中一位。烤煙育苗期間,她被大白戶育苗點優先聘來當育苗工人,每天有100元的收入。據了解,硯山縣各烤煙育苗點優先聘請建檔立卡戶就近務工,并實行育苗場地封閉式管理,每天對作業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消毒。
“戴著口罩”抓生產,迎著困難往前沖。截至目前,云南省烤煙種植面積已基本落實到位,已育苗播種57.5億株,滇東北部分高海拔地區和滇西南部分低海拔區域已完成播種;烤煙生產用種、基質、苗膜等育苗物資已全部就位,最大限度保障了煙葉生產工作的正常開展。
(本文執筆:杜星霖)
貴州煙區:穩步推進 不誤農時
3月的貴州氣溫漸漸回升,正是干農活的好時候。
疫情防控期間,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行動,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搶抓農時節令,有力有序推進煙葉生產,為6萬多戶煙農托舉起美好生活的希望。
抗疫不忘戰貧
3月11日,貴州省水城縣阿戛鎮中壩村煙農吳學友一大早就來到自家煙地忙活起來。今年52歲的吳學友深受貧困困擾,這14畝煙地正是他脫貧的希望。
水城縣是貴州省局(公司)的結對幫扶對象。自2017年3月結對以來,貴州省局(公司)依托煙葉主業,將煙葉種植計劃向貧困戶傾斜,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與此同時,在畢節市納雍縣民建村,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派駐的駐村工作隊也在忙著帶領村民翻整土地,做好煙葉生產準備工作。
民建村是畢節市局(公司)的對口幫扶村。今年,畢節市局(公司)為民建村安排種植400畝煙葉,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
今年是全面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煙葉作為貴州煙區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產業,不僅關系著6萬多戶煙農的生活,還帶動了更多農戶到煙田打工,參與煙葉生產,實現就業。
近年來,貴州各煙區在煙葉生產過程中,把貧困戶作為重點聘用對象,在符合條件的基礎上,優先聘用貧困戶參與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烘烤、分級等生產環節。
2019年,全省煙葉產業帶動社會就業超過50萬人,其中,直接從事煙葉種植的23萬人以上,間接帶動27萬人以上農村閑置勞動力就業。
面對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早在1月28日,貴州省局(公司)就制定下發了《關于抓好育苗階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意見》,要求各產區合理安排播種時間,嚴格落實防護措施,落細落實工作責任,抓實今年的煙葉生產工作。
2月10日,貴州省局(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落實疫情防控推動煙葉生產復工復產的實施方案》,指導各煙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煙葉生產。同時,每旬制定一期煙農技術宣傳圖冊,指導煙農按照時間節點和技術要求開展各項工作。此外,每天調度育苗播種進度,按旬調度備耕備栽工作,督促各產區推進煙葉生產各項工作。各產區按照貴州省局(公司)要求,層層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復工復產實施方案、煙葉育苗實施方案等文件,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煙葉生產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搶抓生產節令
農諺有云:“打鐵看火候,莊稼看時候。”在做好嚴密防控的基礎上,貴州各煙區搶抓生產節令,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扎實推進煙葉生產各項工作。
從2月10日開始,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僅用5天時間就育苗422821盤,安全、高效地完成了育苗播種工作,掌握了務農節令的主動權。
育苗環節用工多,為降低交叉傳染風險,各育苗點定期對育苗區域、育苗工具進行消毒,每天對育苗人員體溫進行監測和登記,操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同時,貴州煙區嚴格執行“班組化、工序化”作業,嚴控操作人員間隔,減少工作人員不必要的交流和接觸。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